第232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一)(1 / 2)

代汉 傅戍己 0 字 2021-10-13

 PS:</p>

第二更挪到晚上。</p>

==========</p>

第232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一)滁州朱八八,巢湖萧一一</p>

叶公好龙是贬义词。</p>

周瑜提及叶公好龙典故,目的是以此讽喻言行合一。</p>

可惜,周瑜是周瑜,萧言是萧言。</p>

周瑜本希望萧言脚踏实地喜欢上九天真龙,哪想萧言却借此彻底看清自己,明白他前时投曹心思只是催眠式的自我安慰。因是,待建安四年正月初,周瑜遥闻萧言单骑回返巢湖,不禁怅然若失,心生郁结。却是针对萧言连番判断失误使得周瑜渐渐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眼光无法看透人心,怀疑自己的视野无法囊括天下局势。</p>

也是发觉自己根本无法把握萧言未来抉择,周瑜今日才会放弃种种隐喻,万事与萧言直话直说:听不懂萧言云台所指,那就直截了当追问。只是,周瑜尽管对萧言脱线思维有所准备,但也万万没有想到萧言竟然准备代汉建朔,筹备巢湖云台二十八将。</p>

周瑜抬手捶捶前额,哭笑不得反问萧言:“你确定不是在说笑话?”</p>

萧言摇头。</p>

瞧见萧言依旧满脸肃穆,周瑜本想说点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却又什么也说不出来。好在周瑜无语凝结时,萧言缓缓道出心中所想:“江东孙策天然缺陷,公瑾前时已知。然则,此去下邳拜会吕布、曹操、刘备、臧霸等当世豪杰,我却愕然发现,曹操也好,袁绍也好,皆是有名无实,等同江左孙策。”</p>

“袁绍总霸河北,却不能收拢黄河沿岸诸军将,譬如河内郡张杨势力;曹操辅政汉室,既欲得周公辅政美名,却又恋眷手中权柄。袁绍制霸河北,内惫倦而外绥靖,形势虽众,却如肥硕猪牛,未来必将为人猎杀。曹操本为枭雄,彼若真心辅政则汉家中兴可期;彼若胸怀伟志则新朝可待,可惜曹操投鼠忌器,一边惧为王莽而天下叛,一边却又孜孜不倦追求超越人间帝王的权柄,妄想兼得鱼与熊掌。车辘南行交州,交州盛夏之日而欲观北方雪景,曹操焉能不败?”</p>

“孙策无势,袁绍无威,曹操无智,则三者皆非当世真英雄也。”</p>

“群雄既然庸庸无为,你我何不取而代之,当世再演汉家高祖盛事!”</p>

伴随萧言渐次展现思路,周瑜慢慢接受萧言篡汉异心事实:“袁术败亡尽在眼前,仲达真欲使巢湖再赴寿春悲剧?”</p>

萧言摇头:“我不是袁术。”</p>

“周武革命,雄霸天下大半而犹奉商纣为君;高祖建朔,剿灭项籍兼并天下犹且三让方登皇帝极位。袁术近不能伐灭曹操,远不能折服袁绍,却猝然妄称新朝,焉能不败?我欲筹建云台心思,只是率先说与公瑾听,希望公瑾能够与我共成大事,仅此而已。出公瑾之家,巢湖云台二十八将皆是妖言惑众,巢湖校尉府上下盖不承认。”</p>

“我虽有兼并九州之心,但是巢湖具体发展策略却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天下群雄人人称王之前,巢湖绝不称王;兼并九州,囊括宇内之前,巢湖绝不言代汉。”</p>

闻听萧言盗用后世朱元璋建基皇明九字名言,周瑜恍然大悟,晓得萧言终究没有发疯,不会傻瓜似地以区区数县之地称王称帝。只是,即便如此,萧言北征下邳前后心态转变,也使周瑜极其惊讶:“短短数月之间,萧言换了个人似的。”</p>

周瑜盘算片刻,第一次问出实质性问题:“仲达准备筑墙何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