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 名震江淮(补二)(2 / 2)

代汉 傅戍己 0 字 2021-10-13

然则,尽管萧言复制后世军旅经验,引用、试验冷兵器各类练军之法,但是数千辅兵总是感觉不到一丝萧言熟悉的军旅味道。无他,数千辅兵视巢湖校尉府为衙门,视自己为役兵,心中没有戎马建功念头。既无攻城陷阵渴望,又怎是合格军旅?既无沙场一决雌雄之心,又怎是值得信任的战兵?</p>

萧言早已注意到这种现象,但他也无可奈何:军若无敌,其气必馁。而萧言心中的强敌孙策,却又无法正式说出。昔日巢湖初建,辅兵若是知道敌人是雄霸江东的孙策,恐怕必将头也不回,瞬间逃散——区区巢湖,对抗雄霸江左的孙策,不是找死嘛!</p>

由是,袁术兵败下邳,萧言果断立旗,定名定性之余,也给巢湖辅兵寻来袁术做强敌,欲以此鼓舞士卒克敌之心。可惜,此举效果寥寥,一则流民大都是淮北流民,恨袁术较轻;二则流民以为巢湖孱弱,根本无法对抗袁术,辛苦练兵,不是自寻死路嘛!</p>

阴差阳错,今日长江水战,忽如一道霹雳,震醒数千巢湖辅兵:原来自家校尉如此强悍,三日定巢湖,百日广纳流民十万,数月全歼黄盖于长江。有此校尉,何事不可为?</p>

自信,霎那间降临巢湖!</p>

数千巢湖辅兵,其中大半瞬间升起效忠萧言之心,不是衙役效忠官府,而是士卒效忠将军。衙役效忠官府,是为名为利;士卒效忠将军,是献上性命,其中决断,截然不同。</p>

觉察到周围兵将散发出强烈的振奋,萧言大感欣慰:巢湖正式建军时机,即将来临。</p>

是的,在萧言眼里,巢湖保甲制度征调的数千辅兵,仅仅只是辅兵,而不是军队。敢战、敢死、敢胜,独当一面,那才是萧言心中真正的军队。</p>

遥望东方,萧言眯起双眼,心中喃喃自语:“建军之后,再攻芜湖,我肯定不会不败而败,虽胜而退。”</p>

======</p>

战功通报巢湖全军之余,萧言又送给太史慈一份。</p>

当然,送给太史慈这份战报,数字萧言却是夸大许多:斩首两千,俘虏五百,尽毁敌船六百艘。</p>

战阵习俗,伤亡数据,一般都有三个,彼此因为性质不同,数据也因而不同。</p>

</p>

三类数据,一则是本方将领所用;二则是宣扬所用;三则是善后所用。</p>

譬如某战,杀敌一千,根据战争需要,数据可能演化为三类。</p>

第一类,数字浮动不大,一千就是一千,可视为机密数据,方便我军将领认清敌我差距,安排而后作战事宜。</p>

第二类,数字浮动较大,一千可能是一百,也可能是一万,可视为宣传数据,方便国家调度全局。譬如,来敌凶猛,我军惶惶,不敢对战,则可夸大数据,言敌军并非不可战胜,从而激励各地军民英勇奋战。</p>

第三类,数字大多数与第一类接近,甚至有时比第一类更真实、更详备,是战争收尾之后的整理,方便军队进行各类善后事宜。</p>

显然,萧言递给太史慈这份战报,属于宣传数据,有节制夸大一些。</p>

萧言夸大数据,是为激励巢湖辅兵,也是为激励太史慈。不出萧言所料,太史慈也精通此法,非但没有质疑萧言战报数据,反而又有所增加:巢湖水军斩首两千五百,俘虏七百,尽毁江东水军。</p>

黄盖兵败,数千战兵为毒烟所侵,各军胆颤,斥候乃至远放四五十里,防备巢湖水军毒烟攻击。有鉴于此,孙策不得不暂时停止追击,一边集中各类巫医方士,解决毒烟之患;一边安抚中军,言巢湖虽胜而去,显然是毒烟有限,不能久攻。因孙策留足安抚中军,太史慈安然退至江边,辎重委托巢湖船只输运,快速前插春谷县。</p>

然而,前插春谷县同时,太史慈却又向萧言提出质疑。</p>

却说,聚歼黄盖水军之后,萧言并没有携势南下,反而意外的鸣金收兵,回返濡须河口。显然,萧言此番对战长江,目的不是攻城拔寨,而是摧毁江东水军,安保巢湖两县。</p>

面对萧言此般军令,不仅巢湖五千辅兵无法理解,太史慈更是屡有质疑。自从太史慈携军退避长江,与巢湖水军连势之后,他便屡屡遣派使者,建议萧言乘胜合攻孙策:“吴越之地,舟楫等同健马,无舟楫之利,便无必胜之军。黄盖兵败,孙策水军瞬间式弱,萧校尉若能乘胜追击,截断长江、中江、太湖、浙江,驰猎滨海,我则可率步卒围追堵截江东兵。”</p>

“届时,你我两人,必能一年而平江东,擒杀孙策。”</p>

然则,对于太史慈的建议,萧言却兴致乏乏,推辞说道:“兵法有曰,北则铁骑,南则舟楫。因秋高马肥,铁骑立于秋冬;因春雨河涨,舟楫利于春夏。今节气将近霜降,利铁骑奔驰,不利舟楫水战,合攻孙策之谋,甚是难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