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 前路何方(上)(2 / 2)

代汉 傅戍己 0 字 2021-10-13

尽管尚老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选择相信自家公子眼光,感慨道:“偏僻乡村,竟有如此人物。或许,这就是萧十一郎父母辈,昔日散粮救人,积累下的阴德吧!前人积德,后人余荫啊!”</p>

</p>

继而,尚老又说道:“萧十一郎既然如此厉害,他若能留在庐江,与公子连势,岂不更令人心安。公子觉得,萧十一郎选择留在庐江,还是前往合肥?”</p>

“或许,他哪条路也不选,既不留在庐江,也不前往合肥!”刘晔沉思半日,缓声说道:“与我不同,萧十一郎心藏大志,无比珍惜时间。庐江地处三山两水之间,淮南不乱,庐江无事。我可孤居庐江,静等时势安定,贤良出世,他萧十一郎却不会等。萧十一郎是乱世之人,他惯于创造机会,而非静等机会上门。我敢肯定,淮南若乱,必是萧十一郎显名之时。”</p>

“他不可能留在庐江,任岁月蹉跎,脾肉复生。”</p>

“同时,他也不太可能去合肥。淮南若乱,乱在淮河,乱在江水,漩涡不在庐江,更不在合肥。庐江无功业可求,合肥更无功业可求,萧言既不愿留守庐江,又怎甘心裹足合肥?”</p>

“只是,萧十一郎欲往何方,我猜不透!”</p>

“我很期待萧十一郎的选择,看他走出一条什么路。”</p>

======</p>

与此同时,萧言还未能从苦逼、郁闷情绪中走出。</p>

本来贪图县尉近利,萧言放弃之前种种设想,毅然追随刘晔,前来庐江,再开辟新天地。</p>

孰料,在庐江等待他的,却是一记当头棒喝。</p>

“后世读史时,却是不知,刘晔、刘勋,同是刘氏宗室,彼此之间竟然也有如此龌龊。唉,历史典册毕竟只言片语,不能尽知当世详略。周瑜、鲁肃的事儿,我现在也是一团浆糊呢!”萧言心中无奈。</p>

后世历史记载时势演变大方向,却不可能尽载无数细节。</p>

而且,即便历史典册记载丁点,萧言也不可能尽数记全那些路人角色。譬如,郑宝此人,其事虽载于《刘晔传》,萧言却完全没有印象。再譬如刘晔哥哥刘涣、刘晔父亲刘普,萧言亦是全然没有半点记忆。</p>

如何完美解决诸类细节事件,却是需要依靠萧言个人能力,以及他对未来局势的把握。</p>

又如今日,刘晔带来冷冰冰消息:因受刘勋、刘晔之间龌龊连累,萧言任职县尉无望。</p>

当然,萧言坚信,尘世间从来没有绝对之事,刘晔说萧言晋职县尉无望,并不真等于毫无丁点希望。不说智谋高超的刘晔,单是萧言,他便有把握,逆改形势,大刀阔斧劈开障碍,成功晋职县尉。但,问题的关键是:付出的代价,能不能匹配收获?</p>

别看刘晔口口声声说县尉无望,但是萧言明白,这是刘晔不愿再为此事奔走,或者说刘晔认为改逆形势,说服刘勋聘请萧言任职县尉,与其所付出的代价,比较起来,不值。</p>

刘晔是刘晔,萧言是萧言。</p>

正如萧言不曾为刘晔全心全意效忠,刘晔也不会全心全意为萧言奔走。因是,虽然县尉梦灭,萧言却不曾怨恨刘晔:利益交换,本即是人之常情,刘晔如此行事,本即在意料之中。</p>

当然,怨恨是不曾怨恨过,但失望那是真的很失望:没把握,就不要把话说的满满啊?你在坑人,懂不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