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 天命曹操(上)(1 / 2)

代汉 傅戍己 0 字 2021-10-13

 第046天命曹操(上)</p>

巢湖北岸。</p>

闻听刘晔就在近侧,萧言立即出营门三里,卸甲解盔,亲迎刘晔。</p>

卸甲解盔,亲迎三里,皆是萧言向刘晔表达敬意的方式。</p>

好似袁绍之于许邵。</p>

袁绍任职濮阳县令期满,返家汝阳。车马刚近汝南,袁绍却遣散随行宾客,曰:舆服岂可见许子将{许邵}?</p>

案:汉世制度,官家车舆、冠服,皆有定式,大概类似后世和谐年间“厅级不配专车,省级不配私车”制度,用以凸显官员尊卑等级。</p>

彼时,许邵白衣,袁绍官身。而袁绍遣散宾客,单车儒服,拜谒许邵,却是表示:家私不论尊卑,不敢以舆服,污秽许子将之眼。</p>

其实,这也是汉世一种风习。</p>

譬如,刘晔虽一介白身,却名传淮南,为时人所重。成德县令再看不顺眼刘晔,也不敢在刘晔面前甩大牌,每与刘晔见面,成德县令必然褪去官服,换上一件白底泛黄细麻书生袍。</p>

萧言卸甲解盔,亲迎三里外,也是遵循这种汉世风习。</p>

刘晔见到萧言,没有斥责萧言逆他心意,甚至对萧言为甚率军远来巢湖一节,刘晔皆避而不谈。</p>

</p>

却是刘晔终究高看些萧言,不敢视萧言为家奴,随意斥责。倘若今天来的,不是萧言,而是尚老、唐万之辈,怕是甫一见面,刘晔便要横加责问:你为甚不听我吩咐,留守成德?</p>

不过,刘晔避而不谈,萧言却不能也避而不谈。</p>

萧言假扮忠心,轻描淡写解释道:“尽管刘公子早有嘱咐,卑职却终是放心不下,遂勉强求得尚老协助,得以说服何县令,发兵来巢湖接应。”</p>

刘晔呵呵笑着揭过此节,并对萧言的关心表示感谢。</p>

闲叙几句客套话,刘晔又问道:“我见营中多悬‘刘’字旗帜,可是刘县尉随你同来?”</p>

“刘县尉?”萧言一怔,继而明白刘晔所指,笑道:“帐外‘刘’字,不是刘县尉的‘刘’,而是刘公子的‘刘’,全军上下,皆为刘公子所来,只听刘公子军令!”</p>

“不是刘县尉,带兵的难道是陈县尉?”刘晔愣住。</p>

“呵呵,陈县尉还在家养伤呢!今日率兵来援的,不是刘县尉,不是陈县尉,更不是何县令,而是萧十一郎!军中主帅,只有萧十一郎一人!”却是跟在萧言身后的楚永,少年心性,觉得刘晔也恁小瞧萧言,遂越俎代庖,骄傲的向刘晔展示萧言功绩。</p>

“只有萧十一郎一人?”刘晔震惊了!</p>

楚永年少,未曾主持过兵事,不知统军之难,所以看见萧言重组成德县兵,只觉得萧言果然很厉害,浑不知萧言这份厉害,厉害程度究竟有几分。</p>

楚永不知,刘晔却懂。</p>

好比数千巢湖兵,刘晔劳心苦思数日,却也只能任由各部将自治,堪堪勉强维持住局面。此时,刘晔若能给巢湖兵带来利益,一切好说;若是刘晔行事有损巢湖兵利益,巢湖兵诸部将,必将果断拒绝,对刘晔的命令置之不理,推三阻四。</p>

人心难测,何况整合数千人之心?</p>

反观萧言,才取得兵权三四日,竟然将军队控制的有模有样,甚至还能远赴巢湖,对垒巢湖贼兵。刘晔自问,倘若将他换成萧言,却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种程度。</p>

刘晔忽而又记起,萧言识别迷天九星阵,议论巢湖兵战斗力时,曾说过一句话:若与我一千五百步骑,一月之内,便可轻松扫荡巢湖内外。</p>

当时,刘晔认为萧言浮夸虚词,言论不切实际,纸上谈兵也没有一个限度。</p>

此时见萧言率军南来,刘晔方猝然发觉,原来,萧言当日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他真有信心扫荡巢湖。</p>

感慨萧言屡屡出乎自己意料许久,刘晔又问道:“我见营内旌旗遍野,日晷林立,全军怕是足有四五千人,远超成德县兵两三倍!萧十一郎,你这是寻来可靠援兵,还是添灶增兵之计?”</p>

“我便知,粗思浅计,瞒不住刘公子。”萧言笑道:“营内之所以旌旗林立,正是刘公子所说,是我添灶增兵,虚张声势之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