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第二部:这娘们不是好人(2 / 2)

“小祖宗!”

张海东拦腰将她抱了下来:“行了,我暂时不走。

这样,我伺候着你行了吧!

给你洗衣服,给你做饭……

给你做家务……”

张海东认真的说道。

先稳住这个小祖宗再说吧。

“你说的!我可记住了!”

听到张海东说这话,杜小引立马换了一副面孔说道。

防不胜防呀!

又被这个小祖宗套路了!

她压根也没准备跳楼!

“好了!我承认,这是我张海东说的。

钱可以还给我了吧!”

张海东张了张手说道。

“不能!”

“嗯?”

“不能。

这钱我替你存着,至少也有个保障。

万一你哪天不要我了,抛弃我了,我也好有个去处,不至于整个人平白无故的伤心。”

杜小引说道。

“你……”

“你不同意我跳楼!”

“我去做饭!”

张海东实在是对这个姑娘无语。

……

汇款到账了。

信也到家了。

刘彩娥和张有福面对面坐着,两个人愁眉苦脸。

张有福吧嗒吧嗒的抽着烟,眉头间的忧虑都快要溢出来了。

“咳咳咳!别抽烟了,咱家孩子是不是出去干什么坏事了,你倒是说话呀!一下子这么多钱,要不要报警帮他挽回迷途啊!”

刘彩娥一边说着,一边拼命的用手扇着张有福喷出来的烟。

张有福磕了磕眼袋,终于是停止了抽烟。

“咱家自己的伢子,自己知道的。

虽然说从小皮了点,但是一点都不坏啊。

你不能说海东出去,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变坏吧。

况且他能干什么,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搞到三万块钱?

嗯?”

张有福朝着刘彩娥反问道。

这年头,工人的工资也不过一个月300块,还不能请假,每天都得上班。

儿子出去一个来月,三万块钱到家了?

信用社的总资产,一共也才十来万啊!

但是张海东又不是坏孩子,所以一刹那间,超越了老两口子的认知。

“道理是这个道理。

但是一个多月,三万多块钱,还要给咱们买小灵通,甚至连刘山的小灵通都有了,你就不慌?”

刘彩娥说道。

超越了自己认知的东西,她一直都很慌。

“慌啥子!我一直都相信我儿子!

我儿子不是那种轻易学坏的人!

既然赚到钱了,让咱们买小灵通,咱们就去买。

给儿子打个电话,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亲口问,总比在这里胡思乱想好吧。

瞎想啥子!”

张有福说道。

“平时一口一个你儿子不好!到了关键时候,你儿子比谁都好!谁都没有你更信你儿子!”

刘彩娥气愤的锤了张有福一拳。

“那是我的种!我知道撒!”

张有福梗着脖子说道。

“行了。

那小灵通一千块钱一部,真的也要给刘山?”

刘彩娥又问道。

一千块钱,可不是小数目!

三毛钱一斤玉米,要卖到猴年马月!

“你平时不是最信你儿子?

你儿子说啥就是啥,知道不?

行了,不要唧唧歪歪的了。

去做饭,明天一大早去信用社存钱。

然后坐公交到城里买小灵通,办电话卡。”

张有福摆摆手说道。

“嗯。

今晚吃啥?

焖面?”

刘彩娥揉了揉眼睛,起身问道。

“杀一只老母鸡,炒的辣一点。

我去村头打点散酒,今晚喝几口。”

张有福说道。

“就知道喝酒!酒鬼一个!”

刘彩娥嗔怒的说道。

“我儿子成才了,做老子的还不能喝两口?”

张有福脖子一梗。

一顿美滋滋的饭后,张有福打着呼噜进入了梦乡。

……

村头,田地里。

上午时分。

刘山正跟着父亲在田里刨地。

现在是夏天,雨水充足。

荒草长出来,就会妨碍玉米的生长。

必须要将荒草除干净,否则玉米收成不好。

远处敲敲打打吹打着,有一支迎亲队伍朝着村子里走去。

今天是文惠的弟弟文龙办喜事,迎娶新娘进门。

刘山一边刨地,一边看的眼馋。

“爹……

我张大了……”

他羡慕的看着远处的迎亲队伍说道。

这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

哪怕一辈子是这种苦日子,至少也得有个婆娘吧!

老婆孩子热炕头!

谁不希望呢?

刘作海挺了挺腰板,看着刨地的刘山说道:“是啊!你长大了!不能再用这种小锄头了!明天跟爹去镇子上,爹给你换一把大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