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南书房(2 / 2)

帝国兴衰 雪岱山 0 字 2021-10-12

八人抬的御舆已经在门口备好,乾隆一出养心殿大门,轿子旁边的小太监赶紧掀开轿帘,乾隆钻进轿子,吴书来喊了句“起驾”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南书房行进。

南书房在乾清宫西南,最先是在康熙朝设立的,当年康熙帝亲政以后,他的权力受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国家大事需经过王大臣会议,而这些满洲王公贵族地位较高,有时与皇帝意见发生矛盾时,皇帝也不得不收回成命,而且内阁在名义上仍是国家最高政务机构,控制着外朝的权力。

康熙帝设置南书房这个中枢机要秘书机构,是来分夺内阁权力的,以加强皇权,清朝中央机构一般都是满汉复职制,惟独南书房基本都是汉人,他们不仅陪伴皇帝吟诗作赋、习字绘画,而且要草拟诏书、撰写谕令等。

所以说从南书房的地位和职掌就说,它已经成为与内阁并峙,而且更加重要的机构,成为康熙帝加强皇权的重要工具。

南书房设行走,这是一种官职,这些人都是从翰林院中选出优秀的翰林士子,轮流在南书房值班,以供皇帝在南书房读书时服务和咨询的人。

他们都是学问最好的翰林,而能够成为南书房行走也是份很大的荣誉,不但是学问得到了肯定,最主要是能接近皇帝,时常会被皇帝提拔重用。

后来南书房不但成了康熙帝的决策机构,而且成了人才的储备之地,号称“木天储才之要地”,很多名臣都是在南书房待过的,也就是俗称南书房行走,而张英就是第一个任南书房行走的人,他是康熙最倚重大臣,也就是三朝元老张廷玉的父亲,可见南书房的重要性了。

而在康熙朝之后的雍正朝期间,设立了军机处后,南书房就逐渐失去了中枢机要秘书机构的作用,成为专门侍奉皇帝读书消遣,专司文词书画的地方了。

虽然南书房地位不如以前了,可南书房被当成康熙遗处一直被长期的保留,只不过皇帝来此越来越少了了,南书房行走也就成了闲职,最后就成了一种荣誉而已。

乾隆的一行队伍穿月华门,走过内奏事处,就来到了南书房门口,这是座不大的宫殿,门前一排的大水缸很是显眼,这是为防止宫殿走水(着火)而预备的。

此时南书房门前干干净净,显然是有人打扫的积雪,门上也没上锁,里边应该有人。

吴书来推开门,请乾隆进入,乾隆抬脚走进屋,只见屋里很是干净,可以说是窗明几亮,一尘不染。

“有人在这值守?”乾隆问吴书来道。

“这里归翰林院管理,奴才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值守,不过看这整洁样儿,应该是有人天天值守的。”吴书来回答道。

俩人正说着话,只见从里边快步走出一个人来,他中等身材,白净,消瘦,眼大,无须,着八品官服,他是听见动静走出来的,一看是皇上驾到,禁不住一怔。

“翰林院编修陈大受参加皇上,恭请皇上圣恭安。”这个叫陈大受的翰林官员打千请安道,他反应很快,虽然初次见到皇上,可他一点也不惊慌,动作和话语都很沉稳得体。

“起来吧,你是南书房行走?”乾隆问道。

“回皇上,臣只是南书房值守人员,不是南书房行走。”陈大受站好后回答道。

“这屋收拾得很是干净整洁嘛,挺好的,都是你做的?”乾隆环顾四周后问道。

“回皇上,是臣打扫的,都是份内之事,应该做的。”陈大受回答道。

“嗯,一边候着吧。”乾隆说着走到靠墙的书架旁开始观看起来。

陈大受和吴书来站到一旁,看着乾隆在书架前查看,都做好准备,随时为皇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