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离开(1 / 2)

吕汉 梦东园 0 字 2021-11-22

 平静而温和的笑容,我的一颗心却像是沉进了水底之久以来,身处在刘邦、项羽、韩信这些赫赫有名的历史强人中间,我对自己还是有那么一点不自信。因此在内心深处便越发的依赖张良,常常到了十分难以应付的时候,便会想,这件事情师兄总会有办法处理的,师兄总是会管我的,只要师兄出手,那还有什么是不可以解决的。</p>

从某种方面来说,张良是我能一直和刘邦抗衡的底气。只要有他站在我的身后,我就根本不用担心刘邦真会对我怎么样。</p>

可是张良现在却说要走了。</p>

一闪念间,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嫂夫人数月前才生下小辟疆,师兄这会儿便走了,就不怕嫂夫人悲伤?”几个月前,张良的夫人替他生下了次子辟疆,因为刘邦还在燕地,所以送到留侯府的贺礼都是我一手打点的,那时候我重病初愈,一身的病气,也不好登门,直等到两个多月之后才过府看望了张夫人母子。那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张良的夫人文氏,并不多么美貌,倒是极温厚的一个人。</p>

张良曾和我提过,当初他从楚地逃回关中的后大病了一场,全赖文氏在旁精心照料,这才得以痊愈,所以萧何后来做媒把文氏许配给他时,他便没有拒绝,毕竟相处日久,多少有些不能拘礼的地方,他若不将文氏娶进门,说起来难免有辜负人家的意思。</p>

张良神色微微一黯。然后便恢复了正常,淡淡地道:“我和她已经谈过了。她是好女子,是知道我地。”顿了顿,又道:“我在留县的食邑虽不十分丰足,但供养她们母子三人已经足够。再说还有娘娘你在长安,也能时时照料一二。待不疑成年之后袭了侯位,能做个闲散小官,开枝散叶,让张家有后。我也就无所牵挂了。”</p>

我叹道:“师兄是在叮嘱后事吗?”</p>

张良微微笑了一下:“娘娘向来聪慧,自然知道韩王之事一出,我在长安的处境已是尴尬,与其惹人猜嫌。倒不如先自行走远了事。”</p>

“以师兄在朝中的地位,谅也无人敢多这个嘴。”我道。</p>

“我指的自然不是他们。”张良淡然一笑:“师妹想必是知道越王勾践的旧事。文种与范两人,我当然会选做后者。”</p>

他说的是越王勾践的旧事。当年文种与范蠡两人是勾践的心腹,助他灭了吴国。功成之后。范悄然隐退,而文种留在朝中,最后被勾践一把长剑赐死。张良说这件事地意思便是在隐射他和刘邦,究竟是要做隐退的范蠡还是被赐死的文种。这个答案不必想都知道。</p>

他轻轻叹了一声:“说起来,皇上算是个重情义的人,只不过先是燕王反叛。后又有韩王投敌。他从此之后再看诸侯王们。心里难免会多了几分疑忌。再说如意年幼,皇上总要顾虑着他去之后。主弱臣强,重蹈当初怀王复辙,所以必然会选择他还在位,有能力之时将这些诸侯王们一一除去,给自己地儿子留一个安安稳稳的天下。”他顿了顿,道:“诸侯王们一去,剩下的便是我和萧何、韩信这些人,皇上若是有余力,只怕也是不会放过我们的。所谓鸟尽弓藏、兔死走烹,历来如此。”</p>

我也知道他说得是实情,刘邦是我地夫君,张良肯这般对我说,确实是把我当成他的知己了。</p>

口中说得的诛心之言,张良的神情却非常平静,有种别样地通透感:“皇上素来待我不薄,我心中自然感戴,与其到最后双方刀兵相见,倒不如我趁这时便走了,反而能留个念想。日后若忆起这一段,心里也是暖和的。”</p>

我默然无语,过了好久,才道:“真的不能再留一段时间吗?”</p>

张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我留与不留,并没有太大地区别。皇上如今心思都放在外敌身上,于后宫必然是只求稳定便好。再说,为后事计,若太子年幼登基,后宫之中除了娘娘,只怕也没人能压得住阵脚呢。”</p>

我轻叹一声:“这一点我何尝不知。就算皇上如今绝足不入长信宫,他也还是废不了我这个皇后。只不过师兄你突然一走,我心里空落落地,有些慌张。”</p>

他微笑了一下:“师妹,你其实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强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