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眼光(1 / 2)

吕汉 梦东园 0 字 2021-11-22

 终还是决定迁都。</p>

咸阳是秦帝国的首都,虽然万幸不曾焚于战火,但刘邦还是觉得秦皇在此称帝,最后却只延二世,未免有些不祥,所以定下迁都的地址是咸阳以西,渭河南岸,阿房宫以北的长安县。</p>

相比于咸阳,这时的长安县并不多么繁华,不过幸好秦王朝在这里留下了一座兴乐宫,规模甚是宏伟,在此基础上围建城郭,重修宫殿,倒也省了很多的事情。只是这工程并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完工的,而且汉朝初建,立足未稳,正是要收买人心,大力生产的时候,前秦的很多劳役都被减免了,一些因为战乱、饥饿而卖身为奴的人也都被释为平民,不宜兴师动众的大征劳役,修建的速度便也慢了下来。</p>

所以刘肥的婚礼是在洛阳举办的。</p>

两个孩子成亲前,周勃的夫人带着那个女孩儿到宫里来见我。小丫头才七八岁的年纪,巴掌大的一张小脸,裹在厚重的衣袍里。头一低的时候,几乎都找不到人。</p>

“果然是个好孩子,难怪皇上看中了呢。”我笑道:“不知道可有妹妹?我替如意也订一个。”说起来,如意与她的年龄倒更接近一些。</p>

周夫人忙陪笑道:“回皇后,妾身家中只有一个小子,才刚刚半岁,叫胜之。”</p>

其实大臣的子女里尽有与刘肥年龄相近的,刘邦也不至于就看中了这个没长大的孩子。说她是个美人胚子,那明显是随便拉扯来地一个理由。倒也不必去理会。依我揣测,刘邦看中的应该是这孩子的爹——周勃周大将军。</p>

周勃性格刚正,这么多年来几乎一直都跟随在刘邦身边,两人感情极是深厚。他战功赫赫,若认真论起来,汉营之中除去韩信、曹参、夏候婴、樊哙和灌婴几个大将之外,就得属他了,也由不得人不服气。</p>

但更重要的是,他年轻。</p>

刘邦最信任的下属显然就是从沛县一起出来的那些兄弟们。可是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等人年纪比刘邦差不了多少,都属于半截入土的人了,唯有周勃,还不到四旬。正是年轻力壮当用之时,又有战功垫底,就算刘邦有朝一日撒手而去,周勃也能把这个朝庭顶上个十年八年。真等到周勃也老的时候。小皇帝也该成熟了。</p>

世上终无百岁的天子,刘邦想必明白,所以已经在有意无意地安排自己身后的事情。</p>

把刘肥封为齐王也是如此。</p>

刘肥是他的长子,虽然来历不是那么光明正大。可身上终究流着他的血。现在如意还没长大,刘肥却已经有能力在朝中效力,时间一长。难免会培育出自己地力量来。日后自己撒手归去。留下一个还没有能力独立执政的少年皇帝。以及一个已经养成气候的皇长子,其中的矛盾几乎是不可避免地。现在封刘肥为齐王。大婚后归国,从此远离中央朝廷,看着是厚待,其实在另一种意义上是断绝了刘肥问鼎帝座的可能。</p>

正是想清楚了这一点,我才没有在刘肥封王的事情上多说什么。刘邦在这件事情上已经表明了他不想易储的意思,我也没必要再多生出别地事端来。</p>

刘肥大婚前,大哥吕泽,二哥释之,小妹吕媭和审食其带着家里老老小小到了洛阳。母亲坚持要在单父替父亲守灵,所以留了下来,秀儿则跟着吕泽他们一起返回洛阳。一家人见面,不免悲悲喜喜一番。我细细问了问治丧之事,知道母亲身体安好,心里才放下心来。现在吕家势大,仅留在单父和沛县两地的仆役奴隶就有百余人,侍奉着这么一个老太太,自然是绰绰有余,生活起居方面倒不用太过于担心。</p>

秀儿已经长成了一个玲珑俊俏的小姑娘了,大概是因为长年和老人相处,所以性子很是文静,不爱多话,见了我,眼圈红红地,有些儿高兴,又有些想哭地味道。我印象中地那个秀儿那么小,现在突然见到她,竟然有些陌生的感觉。心里一时感概,一时悲伤,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温言了几句,便让人伺候她去一旁地偏殿洗漱更衣休息。</p>

家眷们也都退下了,只剩下吕泽、释之和妹妹吕媭三人。</p>

“食其呢?怎么不见他?”我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