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难产(1 / 2)

吕汉 梦东园 0 字 2021-11-22

 说出那句话的时候,我浑身都在打着颤,也不知因为发烧,还是因为情绪上的波动。只觉得心里面像着冻着一大块冰,而四肢百骸却热得像火在烧。</p>

刘邦凝神看着我,然后轻叹了一声,道:“好吧。”转头吩咐侍立在一边的吕默将熬好的汤药端上来给我喝了,又服侍我漱过口。这才让人替他宽衣净面,在外侧的榻上躺下。</p>

吕默吹熄了烛火,悄悄退了出去,屋里黑漆漆的一片。</p>

“岳丈他是个好人啊。”刘邦突然道。</p>

我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去世的父亲。我没有出声,眼泪又开始在黑暗中静静的流淌。</p>

…………</p>

因为父亲去世的这件事,我病了好几天。</p>

大哥吕泽在来报信的第二天就离开阳回了单父,因为吕泽的家眷都在关中,将另行前往,所以随同的只有吕媭、樊伉以及部分部分关系较近的吕氏子弟,以及审食其夫妇。</p>

吕泽特意遣了个心腹士卒过来回话,言道审食其本也是单父周边的人,虽然小时被无良的长辈卖掉,但根子终究在那里,而且亡妻红玉也葬在单父,这么多年都没祭扫过,这次正好同行,也算是衣锦还乡一次。</p>

理由一堆一堆,里面的意思我明白,在这关键时刻,偏偏吕泽又不在阳的时候,没办法盯住我,便索性带走了审食其。也算是带着了个祸根,免得我一时把持不住出了岔子。被刘邦抓住什么把柄。其实他倒是多虑了,我这会儿又病又弱哪里还有什么心思想这些风花雪月。</p>

审食其回一趟单父也好,我默默的想,红玉一个人寂寞地在那里沉睡了那么久,食其能去看她一次,她在九泉之下也定是高兴的。</p>

在病卧在床的这几天,刘邦倒是日日来我这里问问用药的情况,顺便就在这偏殿里用餐然后洗漱安歇。我虽是病得实在没什么力气,但想着吕泽的话。也知道现在确实是吕家的关键时刻,只能一边和颜笑语的应付,一边强打精神在病床上继续准备着琼莹的婚事,又硬撑着带着琼莹陪刘邦走了一趟齐王府。</p>

齐王韩信一直就是刘邦的一块心病。现在他病地更重了。</p>

这次能够在垓下一战而胜,韩信的居中指挥起了决定性的因素。有功就得赏,可是刘邦还能赏韩信什么呢?人家都已经是齐王了,齐国原本就是几大诸候国里占地最广。实力最强大的,不当齐王,难道还要当汉王不成?刘邦总不能把自己地位子赏出去。</p>

韩信回阳的那天,刘邦没有出城迎接这位垓下之战的大功臣。并非是他当真忙得连小半天的空都抽不出来。而是刘邦想试探一下韩信对自己地态度。</p>

究竟是仍然忠心耿耿,还是已经有点恃功而骄。</p>

可韩信并没有流露出多少明显的情绪,他只是在城门之前匆匆和迎候的人打了声招呼。就陪着琼英的车驾径直回了齐王府。仿佛根本没有在意刘邦有没有出现。然后。一连数日都闭门不出。也不见任何人。直捱到了第九天头上,刘邦地耐心终于耗尽了。这才决定自己亲自上门探探韩信这潭水究竟有多深。</p>

我支着病体带着琼莹陪刘邦一同到了齐王府。韩信这回不好再闭门谢客,亲自出来迎候,客客气气的说了一套场面话,然后便请刘邦进了书房。我则知趣的与琼莹一起去了内室,探望还在睡在病榻上地琼英。</p>

姐妹俩见了面又是一场哭哭笑笑,待稍定下来,才又谈起琼莹地婚事。琼英向是谨细地人,许是一眼见着妹妹太过高兴,直到这时才注意到我一身素青的衣衫,发上一无饰物,只簪着两朵小小地白绸花儿,惊道:“娘娘为何这等打扮?”</p>

旁边的琼莹道:“吕家老太爷前几日故世了,娘娘这是在戴着孝呢,她身子不好,又伤心又生病,却还在操心我的亲事。姐姐你替我劝劝娘娘,我和七夜能算什么,让娘娘多静心养养才是大事呢。”</p>

琼英扶着妹妹的手在榻上半坐起来,眼圈有些儿红,道:“王后娘娘,您这么待我们姐妹,我们可怎么承受得起呢。”</p>

“也就是动动嘴巴吩咐人做做事罢了,倒没多么辛苦。琼莹早就想来见你,只是身在宫里,没那么方便。正巧我和汉王过府看望齐王和你,也就顺便把她带了.</p>

儿有些头晕,你们姐妹只管聊就是,我坐这儿歇歇就好。”</p>

琼英忙唤旁边的婢女道:“将前日齐王替我做的那只软榻抬来,请王后娘娘歇息。”</p>

那几名婢女应了,不多时,四个女子抬了一只竹制软榻上来,榻上铺着几层极精致的被褥和靠枕。琼莹扶我在榻上倚了,只觉身上温温软软,确实舒服了很多。和琼英姐妹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没有片刻竟朦胧的睡了过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