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遇刺(1 / 2)

吕汉 梦东园 0 字 2021-11-22

 平静了一下,丹凤眼突然微微的眯了起来,看了看我</p>

他自入仕以来,最早辅佐的人是魏咎,然后是熊心,现在则是刘邦。魏王咎且不去说他,早已死在那场魏都大火之中,下台一鞠躬了。但熊心仍在,严格说来,只要熊心没有被摘掉义帝的头衔,陈平便仍然便是他的旧臣。虽然他如今身在刘邦帐下,可是只要陈平一天没有把自己和熊心之间彻底划分清楚,他都须以臣子之礼侍奉熊心。</p>

再退一步说,熊心至少对陈平也算是有过知遇之恩。当年的他只不过是个不得志的谋士,正辗转想到项梁帐下寻些发展,结果被熊心收于帐中,极其信任,将国事尽付与之。如果熊心不是后来被项羽扳倒的话,他理所当然将成为楚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般相待,真算是拔其于泥涂之中了。士为知已者死,按照这时代的道德观,陈平应该至死都为熊心鞠躬尽瘁才是。</p>

但是他没有。</p>

尽管并不是陈平泄露的熊心的所在,但熊心来汉营后,他却只是礼节性的去探望几次,虽然也可以寻些理由说军务繁忙,可明眼人却能看得很清楚,熊心就像是一架用过了梯子,已经被他割弃了。</p>

其实今天喊陈平过来,原不想指责他在道德上的亏欠。熊心是注定要被时代淘汰的人,按照现代的眼光来说,反而该称赞陈平慧眼识英主,良禽择美木而栖。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了正确地选择。只是,人总会情不自禁的同情弱者,看到他这般顺遂得意,我不知怎的就想到熊心注视那根栓羊短木时的落寞神情。</p>

大概是从我这话里嗅出了什么不好的味道,知道今天喊他来不是那么容易过关的,陈平终于提起了精神,却也并无一丝羞愧之色,坦然道:“平在汉王帐下参赞军务,各路诸侯先后入城。诸事都得安排妥当,所以还未曾去看望过义帝陛下。”</p>

我只是看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才道:“陈将军可知自古祸福相依。大难已迫在眼前了?”</p>

陈平越加警醒起来,他微微俯了俯身,道:“还请王后明喻。”</p>

我淡淡地笑了一下,道:“我还想再问将军一句。项羽如今身在何处?”</p>

“自然是……仍然齐地。”陈平微微迟疑了一下。</p>

“不错,楚军目前确实仍在齐地,可是项羽在哪里?”我挑起眉。根据青鸟的情报,目前楚军确实仍在齐地与当地武装纠缠。但却始终没有一个人亲眼看到过项羽在阵前出现。青鸟都不能提供的情报,我不相信军中的普通斥侯能打探出来。</p>

也难怪智如陈平也会一时疏忽,现在地形势对于刘邦来说实在是太好了。好得几乎可以让人躺在已取得的成绩上从此睡大觉。</p>

项羽如今是两面作战。齐国尚未平定。老家彭城又被人一锅端了,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十多万大军目标明显,稍稍移动一下,绝逃不过各方的耳目,几乎不存在多少奇袭的可能。可若从正面堂堂来攻,就算全军出动,以十多万对五十六万,还是处于绝对地劣势。更何况诸侯军也不是傻子,更不会闲着,趁他提军远来之时,有大把的时间可以修好世上最坚固的堡垒,等着看他如何以称雄世间的项氏铁骑来打这场攻坚仗。</p>

打是打不了,拖更拖不起。如今楚地已尽被诸侯军所得,项家军再无补给之源,只怕不到十数日,军中所储地粮草就将食尽。军无粮不稳,就算是当世最精锐的楚军也是如此。</p>

所以,项羽如今几乎陷入绝地,根本没有人能想到他还有反击成功的可能,也因此,刘邦和那些诸侯王们才会放心大胆的在城内宴饮,提前庆祝自己地胜利,同时当然也开始盘算着如何重新划分这个没有楚项的天下。</p>

若换一个人,也许真的只能承认失败了。但这个人是项羽,是曾经破釜沉舟,孤掷一注地项羽,是骨子里充满了冒险与漏*点地项羽,是不能以普通人来臆测地项羽。</p>

所以一切仍然充满了变数。</p>

陈平深深的皱起了眉。他是个聪明人,也许一时也不相信项羽真地能在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以少胜多,但只要有人提出这点,他自然会就向这方面思虑。</p>

我轻吁一口气,淡淡地道:“今天请将军过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