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奏(1 / 2)

吕汉 梦东园 0 字 2021-11-22

 些日子,我常常不自禁的想到一句话:悔教夫婿觅封</p>

人是会变的,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和一方诸侯相差得太远。当权利、利益等等都掺杂进来之后,便再也没有所谓感情一说。</p>

若当初我不是毁家出走,随刘邦上氓砀聚众落草,而是事先将家人全都悄悄迁入蜀中,再与刘邦两人寻个不被战火波及的地方隐居,也许我们的日子虽然平淡,却还能终生相安相守,而不是像如今这般同床异梦,貌合实离。</p>

一步错,百步错。</p>

落到现在这一步,其实也不能全怪他。是我有意无意的让他走上了争霸天下的道路,自然就要有承受他的改变。而更不该的是,虽然他已经贵为汉王,成为了天下唯一可以和项羽争雄的男人,我却仍像当初看待沛县小吏刘季那般的看待他。</p>

他在不断的成长,而我却有意或无意的将这一点忽视了。</p>

所谓悔叫夫婿觅封侯,这种悔并不是一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p>

想到这一点,心里对刘邦的那点怒意便也渐渐的消去了,只剩下一片怅然。夫妻之间,最深的一种矛盾其实无关外物,而只是两颗心永远不能在同一个频率上跳动。</p>

穿越而来的我和刘邦注定了不可能是同一个世界的人。</p>

穿越,是我另一个不可改变的宿命。</p>

刘邦这次的行为让我第一次认真地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婚姻。</p>

一个失败地婚姻大多并不止是一方的错误。从咸阳将赵姬拥入怀中开始,刘邦一点点毁掉了我对他曾有过的信任。而我,始终以一种警惕、怀疑的心态与自己的丈夫相处又何尝正确。所以事到如今,其实也无话可说。</p>

日子总归还要过下去,因为人活着,并不只是为了自己。</p>

我和刘邦这个男人,还要继续走完人生的道路。他要成为西汉开国大帝,而我,则将是他尊贵的皇后。在明面上,在所有文臣武将、士卒百姓的眼里。我们还是一对夫唱妇随的完美夫妻,尽管内里早已冷漠如冰。</p>

……</p>

从熊心那里回来地第二天,我便让如意去他师傅灌婴那里要了几匹性情温驯的良马,每日在营帐四周教琼英姐妹骑射。红玉的事我还记忆犹新。同样的错误不能犯第二遍,也许现在练地某一个动作将来就能救她们的一条性命。</p>

大战的烟云开始在洛阳的上空弥漫。</p>

刘邦虽然派了亲卫在我营帐前值守,但他现在实在是忙得顾不上关心我地事。换句现在的话来说,他在筹备一个全国性的高峰会议。这时代的会议从形式上自然不能和二十一世纪相比。但事先与各方势力之间地沟通、妥协以及种种幕下的交易却更为复杂,每日只见各方信使飞奔来往于军中,为此刘邦还特意让灌婴从骑兵中调出二十多匹马供信使们换乘之用。反正自入主关中以后,萧何第一件事就是恢复了与匈奴的马市。汉军骑兵地马匹供应也终于开始有了着落。</p>

作为汉营地首席外交官,骊食其表现出了应有地活跃,不但全程参与筹划了此次的高峰会议。还制定了与各家诸侯间不同地外交政策。使得刘邦的会盟大略得以顺利的推进下去。</p>

与之相比。汉营里最失落的人则是韩信。</p>

在为熊心洗尘的小宴之上,韩信很不看时机的和陈平争执起来。谁都知道陈平那天说的话就是刘邦的意思,不给陈平面子,就是不给刘邦面子。这件事,一则可以看出刘邦在这么重大的事件上,根本没有事先和韩信商议过,另则也若有若无的显出了刘邦与他之间隐含着矛盾。</p>

刘邦是一路打出来的汉王,自然对军事格外重视,虽然已经拜韩信为大将军,但忍不住仍要自己跳出来安排指点一番,战争期间,他和韩信还能各自收敛,合作应敌,可等眼前的敌人一退却,这两个在性格上就注定了无法良好相处的人,终于再也无法忍耐心中的郁闷。</p>

这不仅是刘邦对韩信在军中独断独行有所不满,估计韩信对刘邦随意插手他的军务也相当不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