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章 项羽(1 / 2)

吕汉 梦东园 0 字 2021-11-22

 昨夜住地暴雨,停电,未能及时更新,见谅。</p>

如果觉得这本书不错,请收藏,如果不愿收藏,请推荐,如果不愿推荐,请点击,如果不愿点击……</p>

==|||,您好歹意思意思点吧……</p>

----------------------</p>

一进陈留,樊哙、周勃等自去指挥兵卒接管县城的防卫,刘邦和萧何则马不停蹄直奔陈留仓而去。我则径自回府衙歇息安置,只是后来才听得刘邦随身的士卒说道,当粮仓之门大敞之时,他看着那些堆积如山的粮秣粟米几乎惊得呆了,按刀的手一直在微微的发抖。时当乱世,粮食有时贵比黄金,刘邦又哪曾想过此生也将拥有这般庞大的财富,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所幸萧何及时清醒过来,立即吩咐造册登记,又令将十二座大仓中的一座开仓放粮,分给城中百姓,一日之间,满城军民欢声雷动。</p>

有粮便有兵,连日奔波征战,部队损员严重,此刻有粮在手,又趁着项羽进军巨鹿,王离、章邯无暇他顾之机,刘邦在陈留开始招兵买马,扩张兵力。因开仓放粮之举颇得人心,短短十多日间,竟就招了三、四万的人马。然后一帮人就扑上去忙着训练新兵、打造兵刃护具,忙得不可开交。但一想到如今要兵有兵,要粮有粮,实是自沛县起义以来从所未有的强大,众人就满心欢喜,也不觉得有多少疲累。</p>

刘邦这边攻破陈留,尽收秦朝积粟,扩张实力,训练人马,为下一阶段积极备战。那边,项羽的先锋当阳君英布与蒲将军也到了黄河南岸。</p>

这段时间,巨鹿实际上已经危在旦夕,多日被困,城内粮草渐尽,虽还未到易子而食的地步,但树皮、草根却早就是人们的充饥的主要粮食。军中马匹戮尽,士卒两三日方得一食,若不是秦军有意围而不打,只怕随便一个冲锋就能将巨鹿拿下。</p>

张耳身为赵国宰相,自是心急如焚。一边派人向各国请求支援,一边亲笔写信给驻兵于巨鹿以北的陈余,望他及时派兵救援巨鹿。他与陈余是多年的老朋友,称得上是刎颈之交。当年陈胜起义后,陈余与张耳二人俱在陈胜帐下听用,曾共同进言立六国之后,以对抗秦朝,陈胜不听,自立。其后,陈胜王麾下大将武臣北上攻打赵地,他们趁机跟随武臣入赵,拥立武臣为赵王。项梁兵败后,秦军两面夹击赵国,李信投敌,杀了武臣,二人遂又寻得赵国王室赵歇,遂立为赵王。他们一文一武,一为宰相,一为大将,这一路走下来,始终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共同支撑着新赵的这一小片江山。</p>

张耳是文人,送信的是张耳手下最得力的两员武将张厌和陈泽。张耳信中言道:“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安在其相为死!苟必信,胡不赴秦军俱死?且有十一二相全。”意思是说:我与你陈余也算是刎颈之交了,如今我和大王就快死在巨鹿了,你手下还有几万人马,怎么就不来救呢?如果你还看重当年的情谊,为什么不能与我们俱赴国难,说不定大家还有一线生机。</p>

可现实是,面对围城的数十万秦军,陈余那几万人马还不够人塞牙缝的,这或许也是陈余踌躇不前的主要原因。陈余拿着张耳的信,犹豫再三,叹道:“我虽有几万人马,但真要和秦军对起来,也不过像是给饿虎扔了一声肉,还不够他们一顿啃的。就算是和张耳哥哥一块死了,又有什么用呢?”又思量再三,还是派了五千人马给张厌和陈泽。果不出所料,这五千人马攻到巨鹿城下,就像是一块小石头扔进了一个大水塘,还没打个花儿,就全军覆没了。</p>

此后,陈余更不敢轻易出兵,只是坚守营盘静待时机。</p>

与此同时,各路援赵军马也陆续抵达了巨鹿。张耳的儿子张敖临时拼凑了万余兵马而来,燕国的大将臧荼率兵南下,还有一些小的部队也纷纷聚到了这里,但眼见着张厌、陈泽的惨状,哪有一只队伍敢稍作动弹,都扎营坚守,不敢轻出。好在秦军也看不上他们这些小鱼小虾,在王离与章邯的眼里,楚国的北征军才是他们张网以待的唯一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