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离职!(1 / 1)

 “黄瑜要辞职?”张敏愣了一下,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助理点了点头随后又补充一句。“目前还不确定,但这是黄瑜助理给我发的消息,我想着要跟敏总你说一声。”“行,我知道了,你先出去吧。”张敏点了点头,支开自己助理。等到助理一走才看向徐文。“你怎么看?黄瑜怎么要辞职呢?难道是因为公司的风言风语?可是我们公司也没有过一次失利就开除的先例啊。”“风言风语只会让人心惶惶,不至于到辞职的部分,而且我接触下来,黄瑜也不像这么心里脆弱的人。”“那是因为什么?”“面子!”“哈?”张敏愣了一下,显然是没反应过来。徐文接着说道。“是的,因为面子,面子对于男人来说是一个根据不同时期而有轻重的东西。”“公司内流传的风言风语,不正是落了他的面子吗?说他要被处理,说他高估自己。”“如果今天的黄瑜年纪大个十多岁,那么他不会辞职,因为面子对他而言,远没有房贷、车贷、家庭开支的压力要大。”“但是现在的黄瑜年纪又轻,又没有家庭的重担压在身上,所以面子对他而言就很重要了。”“他也是比较在乎身边人对他的看法,周围的声音也会对他造成影响,现在的年轻人早已把工作看的没有以前重要了。”张敏默默的听完徐文的话。一时间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一会才哑然失笑。“我倒是忘了,他比你还小几岁,真是搞不懂你们男人都这么在乎这虚无缥缈的面子干什么。”“哎,这话不对,因为这些虚无缥缈的面子,人才会有动力,为了不被别人看不起,才会激发自己的潜力,很多时候这个面子承担着一些促进我们进步的作用,不然全部不在乎,全部躺平了,那么很多东西也就不会存在了。”徐文打断了张敏,给出了不一样的意见。张敏听完摇了摇头。“我不跟你争辩,总之我倒是对这个持有消极态度,不过我们先处理好眼前的事情吧,黄瑜要辞职,这事你怎么看?”“我建议你先找他谈谈,再者你自己想一想,黄瑜在公司的作用是好是坏,如果是坏的,那么辞职就辞了,如果是好的,你倒是可以挽回一下。”徐文想了想给出了个建议。张敏奇怪的看了徐文一眼。“你倒是不着急,说起来你是大老板,黄瑜也是你的员工,优秀的员工走了,你跟没事人一样”徐文笑了笑,拍了拍张敏的肩膀。“因为我看得开,我一早就知道,公司不是家,员工不会在这里一直不走的,江浙台这样有编制的稳定工作都有人走掉,你怎么能够保证一个公司里面大家都是安分守己的呢,所以找到原因,疏导就可以了,不要患得患失。”张敏愣了一下,一时间没有接话。因为她发现自己跟徐文完全站在了一个不同的立场。叹了口气。“我待会去找他聊一聊吧,但是现在我们两个的事情要谈一谈。”“现在《疯狂的石头》在电影院下映了,你后续有什么打算吗?”徐文失笑,脱口而出。“现在电影刚下没多久,这么着急的逼着我开工啊,我怎么着也要休息一下啊。”“哎呀,你也晓得,因为《翡翠》的事情,公司算是损失不小这个时候你不站出来挽救一下局面吗?”“什么事情都需要我来挽救,我也太忙了。”徐文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张敏可怜巴巴的看着徐文。“难道你打算袖手旁边吗?这可是你的公司。”“我早就提醒过你,换一个时间。”徐文没好气的说道。张敏脸色也有些尴尬。“谁知道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大河大江》现在这么火啊!你说说,要是你在看到两部作品的对比的热度之下,难道会认为《翡翠》会失败?”徐文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张敏说的是对的。在没有开天眼的情况下,他肯定也不知道《翡翠》跟《大河大江》之间,到底谁会更胜一筹。说不定他也会做出跟张敏一样的预判呢。“算了,我想想吧。”“其实也不需要你亲力亲为,公司最近搞了一个导演培训班,选拔了一批导演培训,并且打算花一部电影的钱,拍十部左右的电影....”“哎哎哎,等等等等,你刚才说啥?一部电影的钱拍十部电影?”徐文打断了张敏的话。张敏点了点头。“是的,一部正常规模的电影投资大概在2000万左右。”“可2000万的电影需要6000万的票房才能够回本。”“我如果把2000万分化成十部电影,每部成本控制在200万。”“那么每部只需要600万就能够回本,如果多的完全可以填补其他的空白。”“以量取胜!走小成本路线,你能够明白吗?”徐文眼睛一亮,明显被张敏的这个创意给惊讶到了。压抑住心中的震惊,看着张敏。“你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还不是因为《翡翠》的票房失利啊,投资这么多的电视剧,完全可以拍出几部电视剧来,但是押宝在一部作品身上就导致,失败的可能性也大得多。”张敏耸了耸肩。看似是无奈之举。徐文笑了笑。“多下注的确是比押宝在一个身上损失会小一点,那么你需要我做什么呢?”“很简单,你就帮我看一看,从这批导演里面挑选十个你觉得故事剧本不错的,有可能回本的,然后你帮忙执导一下,担当制片人。”张敏嘿嘿一笑,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徐文思索一番,觉得也不是什么难事于是点了点头。“可以,一共有多少候选者?”“110个。”“......”徐文突然有些后悔为什么要答应张敏应下这桩差事了。110个导演选出10个?这得选到什么事情去啊!“你这个工作量太大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哎哎哎,别走啊!你答应我的。”张敏连忙追了上去。两人推诿了一番之后,最终还是以徐文答应下来结束了这一次的谈话。于是三天后,徐文的邮箱里面收到了海量的视频作业。至于张敏,已经去跟黄瑜谈话去了。这么多作品,徐文自然是不可能一个人看的。不然到过年都看不完。所以徐文打算找个帮手。“喂,孔声老师啊,你最近在干嘛呢?”“哦哦,《大河大江2》拍完了,正在度假呢。”“是嘛,你《大河大江》取得了好成绩,说起来我还没有恭喜你呢。”“哈哈哈哈,这不是我们两个预料之中的事情嘛,对了,黄瑜的事情....”“你放心,他是他,我是我,我们不相干的。”“哦哦哦,那我就放心了,对了,你找我干什么啊?”“我就是想问问你,最近有没有空能不能帮我审查几部片子,我请你吃饭啊。”“可以啊,刚好这几天我也没事干。”“我数量有点多哦,你不要介意哈。”“不会不会,审片子很快的。”“好的,我发你邮箱了。”“收到了。”孔声点了点头,点开了面前的邮箱。数量:110。“......”这特马数量有点超纲了吧!这是我一个人能够完成的活吗?!孔声正想要发脾气,却没想到电话那头直接就挂断了,紧接着微信就发来消息。“加油哦!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孔声内心十分想吐槽,但是发过去的消息都如泥牛入海。无奈之下,孔声只得看了起来。另一边,周平平也接到了徐文的电话。在相同的话语相似的套路之下,周平平收获110份视频大礼包。徐文也不担心这两人在看过之后把这些导演给抢走。因为这些视频都没有任何信息,只有1-110的编号。做完这些之后,徐文自己又开始看起手中的视频资料。有了孔声跟周平平兜底,徐文便没有了那种急躁的心情。遇到好的,就留意一下,遇到一般般的就直接略过了。等到孔声跟周平平都把反馈意见发给徐文的时候,已经过去好几天了。相比之下,徐文的速度慢很多。足足花了一周多的时间才倒腾完这些东西。等到徐文整理完自己手中的资料之后,看了一下孔声跟周平平的反馈。这两人认为好的几个视频作业差不太多。而且看了一眼自己的,发现应该改成三人的意见都差不多。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得出,三个人在作品偏好上面,还是喜欢逻辑性强,有节奏感的作品。对于卿卿我我的偶像剧系列,三人都投了反对票。综合了三人的意见,徐文心中也有了底气,随后将这份结果发给了张敏。巧合的是,前脚徐文发过去,后脚张敏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徐文趁机说了一句。“那个选出来的几个名单,我已经发到你邮箱了。”“行,我回头看一看,对了,黄瑜走了。”张敏叹了口气,语气显得有些落寞。徐文心中有些惊讶。越是惊心动魄的消息,往往越是出现的让人猝不及防。他万万没有想到黄瑜居然直接就辞职了。按照他的分析,黄瑜应该不会这么有种才对。说到底,《翡翠》的事情也不是他一个人才有的先例。张敏接着说道。“我跟他谈了许久他说已经下定决心了,不管我怎么说他都要走,索性我也就放手了。”“原因呢?”徐文想了想,开口问道。张敏深吸一口气。“因为你啊!”“我?”“是的,他说一山不容二虎,他需要是一个更加自由的创作环境,跟在你身边固然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是也多了很多的限制,要面对更多质疑的目光,所以他才想要跳出去。”张敏的话,让徐文眯了眯眼。这种理由说起来有些算借口了。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面子的问题嘛。徐文内心里有些叹气。黄瑜在这方面还是有些放不下,拘泥于表面了,要知道真正的成大事者都是不拘小节的。“这下好了,外界估计要热闹起来了。”“是啊,要热闹了。”张敏顿了顿叹了口气。没过多久,黄瑜要出走的消息就开始蔓延了。一开始在圈内小范围流传,紧接着一些营销号也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件八卦发了出来。黄瑜好歹算是有几部成功作品的人,也算是青年一代知名的导演。他的出走引起了很多的争论,尤其是有《翡翠》失利的前提下。几乎圈内70%的人都倾向于认为,是因为《翡翠》的失利,才导致的黄瑜的出走。而剩下的30%则认为,这里面还有徐文的元素。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徐文跟黄瑜待在同一家公司里面。本就存在或多或少的竞争关系,这一次黄瑜拍的还是刘三显的作品。结果还拍成这样鬼样子,反观徐文拍的只是《翡翠》的同人文,结果票房如此之高。所以是徐文动手将黄瑜给踢走的。外界传的风言风语,对于黄瑜出走的原因传的满天飞。甚至还有所谓的影视圈专家跳出来说,黄瑜的出走,就是对霸权体制内的崩塌。徐文这种人只适合给人打工,不适合做老板。因为他没有一颗容人之心巴拉巴拉的。而这个时候,市场上很多的影视公司则是闻讯而动,纷纷开始想方设法的联系黄瑜。据说目前已经有4家公司去接洽他了。看样子都是想将黄瑜签入门下。最终这件事情闹了许久,以黄瑜入职首都一家规模颇大的影视公司结束。而在这个过程中,徐文方面一直保持着安静,没有任何动静。该官宣的项目继续官宣,该有的工作也没有停止。甚至于对于《翡翠》的后续宣传依旧在继续,就好似黄瑜的离职对张敏没有造成任何影响一样。圈内有不少人都认为徐文这是在蛰伏,后面肯定有大动作。很多人都在想发设法的利用自己的人脉来打探消息。这种猜测之下,让许多原本还不关心这件事情的人都开始留意起这件事情了。比如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