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苦恼!(1 / 2)

 ,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

“为什么杨术在这个紧要关头不搞业绩居然答应你拍摄《家门》?”

这是张敏在得知消息之后问出的第一句话。

她跟徐文有一样的疑惑。

对此徐文只能摇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

不过他也不是责任人。

这一个项目是命题作文。

不需要他来承担什么损失。

所以他也懒得去深究。

不过他的直觉告诉他,舟拓这个人很不简单。

对此张敏忍不住嗤笑一声。

“你知道在我们圈子里面舟拓有个什么外号吗?”

“什么外号?”

“千年老二。”

“?”

徐文不解。

经过张敏的解释,徐文这才知道。

舟拓其人从他进入公司开始便一直是忐忐忑忑的往上爬。

中间经历过几次跳槽,最终是来到了现在的地盘。

作为打工人舟拓的业绩是有目共睹的。

但奇怪的是,每一次正当舟拓信誓旦旦的以为能够拿下部门一把手的位置时。

总是会被人截胡,成为二把手。

科员升部长的时候是这样。

部长升总监的时候也是这样。

总监升经理,经理升董事。

以至于搞到后面都出名了。

于是就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做千年老二。

“舟拓这个人不管是能力还是行动力都是不差的,唯一差的可能就是运气吧。”

张敏笑呵呵的说道。

不过徐文却一脸的凝重。

他觉得这件事恐怕跟舟拓脱不了关系。

试想一下,做了这么久的二把手。

都已经做到公司董事了,属于顶峰还是二把手。

要说舟拓心里没有点子想法,徐文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的。

很有可能杨术的前面两次失利都跟舟拓有关。

毕竟只要杨术下来了,那么他就有机会上去了。

徐文十分阴谋论的想到。

但是下一秒又猛地摇头。

说好不操心别人家公司的事情。

怎么转头又开始琢磨。

徐文叹了口气。

自己还是改不了看热闹的毛病。

现在跟杨术的合作算是有意向了。

只要一些基本的条件能够谈下来,那么徐文就可以着手准备《家门》的改编工作。

徐文的惯例一贯是不会原样照搬。

就算《家门》这部小说十分优秀。

有些东西还是得拿掉。

不过这些事情前前后后怕是有的磨。

所以徐文暂时还没有马上动起来。

现在他要弄的还是《画皮》的事情。

《画皮》目前已经杀青了。

接下来就是剪辑,随后等待上映院线了。

这部电影在拍摄的过程中闹出了不少的舆论风波。

其中有男女主闹矛盾,换角等等。

这也导致了这部电影的成本和关注度也在不断的增加。

虽然作为投资人的徐文对其十分的有信心。

但是一干主演任然是十分忐忑的。

刘长歌还好。

他本就是被拉过来临时救场的。

就算《画皮》不行了,也不影响他的事业。

《琅琊榜》刚刚完结。

他的人气正是火热的时候。

邀请他的剧本那基本上是一茬一茬的。

但是对于何梅来说就不一样了。

她是个新人。

《画皮》又是她的第一部电影。

就算徐文不说,她自己内心也是有着极大的压力。

生怕这部电影成绩不好,不仅影响自己也影响公司。

所以何梅的心理压力十分的大。

甚至都到了晚上会做噩梦的程度了。

可以说就是新人演员患得患失的心理。

当徐文从何梅的经纪团队知道这件事情之后。

便安排何梅去看心理医生。

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

总归是疏通心理的烦恼。

不过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来做。

徐文目前也不会这方面的技能。

真要是换他去安慰何梅,首先是没时间。

二来他也只会说一句话“多喝点热水”。

不过徐文也隐隐有些担心,何梅会不会因此心里面有些什么想法。

乃至以后工作都不能顺利进行。

他看重的是何梅身上那一丝周讯的灵气。

他可不希望到头来得到的是一个低配版周讯。

那可就亏大发了。

处理完这一切,徐文也没有闲下来。

而是召集全公司的编剧开了个会。

目前公司有专门的编剧工作室。

里面差不多有将近十几个专职编剧。

而徐文找她们开会的目的很简单。

那就是想要听他们分析一下市场上抗战剧的成败以及利弊。

虽然他拿过几次最佳编剧的奖项。

但是徐文也知道这个奖项真正的获奖着,应该是徐文前世的那些原作者。

他只能算是“娱乐圈的搬运工”。

再加上之前在首都跟季昌的那一次谈话,也算是让徐文认识到了。

自己掌握趋势的总要性,也是动了要学习的心思。

所以才有了这次的会议。

文老师跟他的谈话,他一直没忘记。

王梁都显得这么郑重其事。

就算不为着跟文老师打好交道。

那也算是还王梁人情吧。

毕竟王梁跟自己也算是中心台里面比较熟悉的了。

之前代表中心台来找徐文想要拍摄纪录片。

徐文要求把纪录片改成综艺节目,王梁也是十分的支持。

这一次王梁如此的慎重,徐文也是看看抗战剧的可行性。

开了一下午的会。

徐文算是对目前的抗战剧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目前市面上的抗战剧都有一个共同的点。

那就是收视人群固定。

喜爱收看抗战剧的基本上是三四线城市40-60这个年龄段的人群。

在一二线城市,“抗战剧”的词条搜索量不足三四线人群的一半。

而在这么多人群里面,年轻人只占到了可怜的百分之几。

最多都没有超过10%。

之所以能够得出这么准确的数据。

还要感谢所谓的大数据。

现在互联网公司大举进军影视圈。

干啥都喜欢采用大数据。

而这些数据就是他们通过分析之后得出来的结果。

虽然在徐文心中,创作这种东西是不能够看着数据来分析的。

但是用于参考,反应一下目前市面上偏好还是可以看一看的。

如果真如这些编剧说的。

那么现在的抗战剧市场完全就是一潭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