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花瓷(1 / 2)

青天大老爷 方片2 0 字 2021-10-10

 回到紫金酒店的房间,夏言和赵雅丹洗了一个鸳鸯浴,当然赵人妻是扭捏和害羞的,不过面对夏言打屁股的威胁和连拉带拽,赵人妻终于放下了矜持,半推半就和欲拒还迎的与和夏言走进了卫生间。</p>

不得不说,自从夏言和赵雅丹在伍啸林的家里碰面以来,打屁股就已经成为了他们之间调解意见纠纷的有效手段。因为每当夏言金刚怒目一瞪,虎躯一震,高高扬起安禄山之爪时,不管赵雅丹有理还是没理,总会菩萨低眉观音坐莲,卸下一切防备,如同一只被诱骗进狼窝的小羊羔一般,乖巧顺从的任由夏言宰割。也不知是那次在来福旅社房间内暴虐遗留的后遗症,还是她本性就是如此,总之不管怎么说,这个动作已经在无形成为了只有夏言和赵雅丹能理解的**小游戏。</p>

顿时,卫生间内一派少儿不宜的旖旎风光,不过都说饱暖才思婬欲,像夏言这样在南京的炙热东奔西走一下午,显然是没多少力气再去干那种犯罪的事情了,顶多过过手足之瘾,不过饶是如此,也依然把赵雅丹弄得娇喘吁吁,面红耳赤,目光迷离,娇艳欲滴,一派欲求不满的怨妇模样。</p>

洗完澡,夏言和赵雅丹一起回到床上小憩了一会,到了傍晚才被腹的饥饿叫醒,于是,两人从床上爬起来,穿戴完毕出门觅食。</p>

这一次夏言和赵雅丹没有再打电话给曹鸿钧,毕竟曹鸿钧本身也有自己的事情,不可能一天到晚像个接待秘书一样陪在他们身边。除此之外,在南京也永远不用为觅食的事情烦恼,因为在这里有全国份专业的美食地图,只要花几块钱就可以买上一份,然后就可以按图索骥,自己穿梭大街小巷的体味每一地点的南京美食了。</p>

用不着海选,夏言和赵雅丹的视线统一放在了新街口的皮肚面上,因为按照曹鸿钧的说法,不吃皮肚面你这趟南京之行基本上就算是白来了。</p>

其实,关于这个皮肚面其实有一个更加好玩的称呼,那就是寡妇面,据传闻是一寡妇老太由于思念死去的丈夫,便把丈夫生前所有爱吃的东西都下到面条里而无意明的人间美味。当然,这件事情的真假已无人能考证,不过这种做法已经成为南京人气最旺的面条却是不争的事实。</p>

吃完面,夏言和赵雅丹驱车来到距离新街口不远的朝天宫,说起这里,了解的人都知道,这里可是与北京潘家园并称的国两大古玩旧货摊市场。在这里,远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近到民国时期的蒋介石佩剑,都明明白白的放在地摊上,任人挑选,当然,其的真真假假,还得买家自己辨认。</p>

将车停好,走进朝天宫集市,赵雅丹高兴得就像个孩子,拉着夏言在各个摊位上转悠,翻翻捡捡,希望能淘到传说的稀世珍品。</p>

当然,这种事情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并且即使真撞大运的遇到了,一般对古玩一知半解的人,只怕也难以把握。</p>

不得不说,女人就是有逛街的天赋,哪怕不是服饰店,只是一堆破旧书籍,或是一堆精巧饰,都能让赵雅丹欢天喜地的拣选半天。至于夏言,他除了让和珅的火眼金睛帮淘宝以外最重要的工作就小心遮护着能引爆整个酒吧疯狂的赵雅丹,生怕她被某猥琐大叔揩油,原因无他,实在是这娘们太过鹤立鸡群了,不管是气质还是身材,都是如此。</p>

赵雅丹虽然有些神经质,但她也算是很聪明的女性,因此整个挑选过程都小心的跟在夏言身边,就像是一个离不开父母的孩子一样。</p>

不过,赵雅丹挑选的东西却让人有些啼笑皆非:先,赵雅丹在一个旧书摊上挑了本珍藏版的美少女战士漫画,随后在另一个摊子上挑了一个色泽上乘的翡翠手镯,至于杀价,那根本用不着考虑,因为每当赵雅丹对着摊主的大哥展颜一笑,那大哥就立即魂飞魄散,很没骨气的缴械投降了。相信这个时候哪怕是赵雅丹要他把整个地摊的东西都送出来,那位大哥也能心甘情愿,这让夏言不由感慨红颜祸水,对此,祸国殃民的赵雅丹则是得意的呵呵直笑。</p>

</p>

突然,一声嘹亮的吆喝划破长空,传到夏言的耳朵里:“卖青花瓷啦,家祖传的青花瓷,只要两千块,两千块你就可以把晚清的青花瓷带回家啦,我这就一个,先到先得啦!”</p>

八卦和凑热闹是女人的天性,赵雅丹在听到这样的吆喝以后立即可怜巴巴的看着夏言,夏言没办法,只得搂着赵雅丹的小蛮腰穿过密集的人群,走到声音的源地。原来,是一个穿着精干的年人,正依偎在赤红色的城墙下,怀抱着一个瓷瓶,戴着耳麦吆喝着,等到夏言和赵雅丹挤进来的时候,周围已经被他的吆喝声吸引过来了不少人。</p>

夏言仔细打量着那年人怀抱的青花瓷,在夏言的印象,正宗的青花瓷都应该是细腻光亮的,但是这个瓷瓶,不仅在色调上有些灰暗,就连上面的人物画像也有些流散。不过虽说如此,夏言却依然在心里对和珅下达了帮忙查看瓷瓶的指令,在夏言看来,就算那瓷瓶真像那位年大叔所说的那样,是和珅死后的晚清作品,凭和珅的本事,应该也有方法鉴别,不过,夏言却没有想到,和珅竟然给他带来了另一个更加意想不到的答案。</p>

“老爷,您真是神人,眼光太毒了,这下您可是淘到宝贝啦!”和珅沉吟了半晌,突然倒吸了一口冷气道。</p>

听到这句话,夏言眼皮挑了挑:“什么宝贝?说清楚。”</p>

“就是这个青花瓷瓶,”和珅说,“也许在一般人看来,青花瓷就是细腻光亮的,但那是技术成熟以后的产品,是为了美观而特意那么制作的。但是在唐宋年间青花釉下彩刚刚被明的时候,技术并不成熟,所以不仅没有太多的色彩,而且还十分紊乱,就像这个青花瓷一样,线条流散,一笔重一笔浅的,就像是小孩子的水墨画一样,那都是那个年代的技术限制所致。”</p>

“和珅你是说,这个青花瓷很有可能是唐宋年间才刚刚明的青花瓷?”夏言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