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鹰婆川(四)(1 / 2)

宰辅之唐相 宛裕子 0 字 2021-10-10

 西南方向的烟尘滚滚让萧睿和苏海政,还有跟随他们的所有人都脸色一变。</p>

滚滚烟尘,还有隐隐约约传来的沉闷的巨大声响,以及出现在自己对面的方向,预示着一种可能,也是唯一的答案。</p>

阿史那贺鲁出兵了!</p>

而且,是和自己的先锋大军不期而遇!</p>

对于和阿史那贺鲁大军在鹰婆川相遇,萧睿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如此情况下相遇,却是萧睿始料不及的。</p>

</p>

不管是之前的秘密前行,还是刚才断然宣布安营休息,其实萧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防止在鹰婆川与阿史那贺鲁大军的不期而遇。</p>

但是没想到,他的大军,如今依旧没有躲开前世历史上苏海政大军和阿史那贺鲁大军遭遇的局面。</p>

回头看向苏海政,看到他也是一脸严峻,又看到他双手紧攥,萧睿知道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和突厥人死拼了。</p>

和突厥人死拼,萧睿的第一想法也是如此,不过他随即又否定了这个办法,这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使用的方法,只要有别的办法,他一定会使用。所以,萧睿此时脑子快速的运转,希望能够想到一个好办法。</p>

有了!</p>

萧睿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办法。</p>

“苏大哥!”萧睿冲着苏海政喊到。</p>

“将军,可是有了办法?”苏海政看向萧睿,发现他一脸从容,一脸喜色问到。</p>

“不错!”萧睿点带念头,也不废话,直接将自己想到的办法说了出来。</p>

“不行!绝对不行!”萧睿的话还没有说完,苏海政就大声反对起来。“实在是太过凶险,若是将军有个什么闪失,属下如何向大总管他们交代……”</p>

其实,萧睿的方法并无新意,历史上就有人用过。而最为著名的例子,莫过于《三国演义》中张飞横矛当阳桥。</p>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刘皇叔火烧新野之后,携带民众离开。长板坡时,被曹军追上。赵云在曹军之中七进七出救出阿斗之后,张飞就横矛立于当阳桥上,身后树林中,二十余骑马尾绑着树枝,制造起滚滚烟尘,文聘见到“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一直等到曹军大部队赶来,曹操听到此事,急忙上前,结果张飞一声怒喝,吓退曹军。</p>

还有一例,贞观初,颉利可汗率领大军杀到长安城外,当时先帝刚刚即位,大唐军队基本上都在外东征西讨,长安城可谓是空虚至极。这时,先帝采用已经去世的房玄龄的,孤身率领着几位心腹大臣,和颉利可汗一水之隔,面色从容,再加上接力可看听闻自己大军周围隐约有烟尘滚滚,似是大唐军队将要包围自己。惊异之下,和先帝签下渭水之盟,并杀马起誓。出生不久的大唐,安然度过了自建立以来的最大的一场危机。</p>

而萧睿的计策,就是如此。</p>

所以,苏海政听到萧睿的计策之后,断然反对。这实在是太危险了。</p>

“苏大哥,你先听我解释!”萧睿打断他的话。“事到如今,我们还有别的办法了吗?要是知道,我们的主力大军,若是要赶过来,没有三个时辰,绝无可能!所以,我们如今,唯有靠自己了,至少在主力大军赶来之前,我们只能靠自己了!”</p>

“没错!但是我大唐男儿,都是勇武战士,如今山寨早已经立了起来,哪怕我们仅仅是严防死守,也能撑到主力大军前来。将军何必以身犯险!”苏海政指了指山下已经初成的军营,继续劝到。</p>

“苏将军,这样的军营,真的可以守住吗?”萧睿也指向军营,反问了一句。</p>

苏海政闻言,哑口无言。</p>

就以现如今军营的模样,确实是守不住,毕竟,这不是内地的城池。</p>

突厥人,不擅长攻城,但是这并不是说她们不会攻城。千百年来,汉人和北方的异族一次次的较量中,汉人学会了骑射,而北方的异族,也早已经学会了攻城。也许一些巨大的城池他们没有办法,但是边境的小城池被异族攻破的次数还少吗?更不要提一个刚刚建起来的军营。</p>

面对来势汹汹的突厥大军,守,是绝对守不住的!</p>

所以,萧睿一发问,苏海政哑口无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