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章 兰陵行(三)【3/4】(1 / 2)

宰辅之唐相 宛裕子 0 字 2021-10-10

 PS:求收藏!求推荐票!</p>

######</p>

“来人!”回到刺史府,王福畴喊到。</p>

“郎君!”管家王金年走了进来。王金年年纪约五十,长得高大但是却异常精明。</p>

“阿翁,有件事情需要你亲自去办理。”王福畴说到。</p>

“不知郎君要老仆办何事?”王金年问到。</p>

“你且附耳过来。”王福畴说到。王金年依言附耳过来,王福畴说到:“……”</p>

“郎君,这有些不合适吧?”听了王福畴的话,王金年颇为踌躇地问了一句。</p>

“没什么合适不合适的,只要达到目的就可以了。”王福畴满不在乎地说到。</p>

“郎君……”王金年还想再劝。</p>

“放心吧,我自有分寸!”王福畴很不耐烦地示意王金年出去。“好了,我还要处理政务,你先出去吧。”</p>

王金年还想再劝,可是看到自家郎君很不耐烦的样子,只好放弃,叹息一声转身离去。</p>

此时的王福畴心中很是高兴,不过日后他却非常后悔自己今日的所作所为。因为他今日的举动,使得他差点丢掉性命。</p>

@@@@@@@@@@</p>

兰陵,始于春秋战国时鲁国所建次室邑。</p>

后楚国占领次室邑,改名为“兰陵”,兰陵之名,始于此。之所以以“兰陵”为名,是因为这里长满了兰花,而“兰陵”就是“圣地”的意思。</p>

故《十三州志》载:“兰陵故鲁之次室邑,其后楚取之,改为兰陵县,汉因之。”</p>

秦灭六国建立一统,全国实行郡县制,今县域属东海郡,设有兰陵县(今兰陵镇)、襄贲县(今长城镇)和鄫县(今向城镇),是东海郡县治所最密集的区域。</p>

西汉建立后,今兰陵镇为徐州东海郡兰陵县。</p>

东汉末年王莽改制,将东海郡改名沂平郡,兰陵县改名兰东县。</p>

东汉恢复旧县制,兰陵仍为东海郡县治。</p>

西晋时将兰陵郡从东海郡中析置,兰陵县属兰陵郡管辖。惠帝元康元年“分东海之兰陵、氶、戚、合乡、昌虑五县置兰陵郡,理氶城。”历史上始有兰陵郡。氶,即今峄城。不过,兰陵郡驻氶城,兰陵县仍在兰陵,郡县共存,驻地不同。永嘉之乱时,淮阴令萧整率兰陵萧氏族人等离兰陵故土南渡,在今常州武进侨置兰陵郡县,有南兰陵之称。</p>

隋开皇三年罢兰陵郡,承县属徐州。开皇十六年置缯州,将并入氶县的兰陵地区析出,又置兰陵县。隋炀帝大业二年废缯州,省兰陵县并入氶县,属彭城郡管辖。</p>

唐初,承县属沂州,兰陵属承县。武德四年复置缯州,治承(《旧唐书》为丞,《新唐书》为氶)县,辖承县、兰陵、缯城三县。废缯州,省兰陵、缯城二县入承,属沂州。</p>

而兰陵真正为世人所记,则是因为一个家族。</p>

这家族,就是兰陵萧氏!</p>

兰陵萧氏,起自战国;发迹于西汉文终侯萧何,其重孙萧彪迁居兰陵,随为兰陵萧氏之始,而后亦有三公的萧望之。</p>

永嘉之乱,萧望之十三世孙淮阴令萧整居族南迁,之后兰陵萧氏开始飞速发展。南朝两百年,出过三十余位宰相,并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合称为“王谢袁萧”。更是南朝齐梁二朝君主;有隋一代,亦贵为后族,而有唐一代出八位宰相,再加上五代时的以为宰相,昭明一房更是出了九位宰相,就是所谓的“九叶宰相”。</p>

所以,世人称兰陵萧氏为“两朝天子,九叶宰相”。亦有人赞曰:“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p>

《新唐书·萧瑀传》末赞曰:“梁萧氏兴江左,实有功在民,厥终无大恶,以浸微而亡,故余祉及其后裔。自瑀逮遘,凡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p>

而兰陵萧氏,更是一群优秀的文学家。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昭明太子所著《昭明文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