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李世民与房玄龄(1 / 2)

 李世民此时正在太极宫之中,一边处理着政务,一边观看着诸天视频。

“这耶律楚材倒是颇有能力,只可惜是个蛮夷,真是可惜了。”

“宋朝,这个朝代却没有听说过。”

“不过,看这个王安石所做的事倒确实是个人才。”

李世民为耶律楚材感到可惜,同时对王安石这样的人才不能为他所用感到遗憾。

通过视频的介绍,李世民很欣赏这两个人。

他觉得如果能有这两个人辅佐的话,大唐或许能再上一层楼。

“不过如今朕的大唐已成天朝上国,他们二人也不过锦上添花。”

“朕文有房玄龄、魏征,武有李靖、苏定方。”

“若是杜相仍在,朕还可再多一条臂膀。”

“如今的大唐仍旧蒸蒸日上,有诸位贤才辅佐,只要朕还在执政,大唐便会一日胜过一日”

随着第六位房玄龄的出现。

李世民既有些意外,又感觉在情理之中。

这十几年来,从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开始。

当时李世民的父亲李渊率兵入关,房玄龄于渭北投靠李世民。

从那之后数次跟着李世民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作为秦王府的谋臣。

那个时候,李世民就已经确认了房玄龄是个大才。

在当时李世民作为秦王还四处攻伐的时候。

每攻灭一方割据势力,军中诸人都全力搜求珍宝异物。

而只有房玄龄首先收拢人才,将富有谋略和骁勇善战的人安置在他的幕府中。

然后就将他们推荐给李世民,共同为李世民效力。

李世民知道这件事之后,就知道房玄龄这个人不简单。

在李世民东征西战的过程中。

房玄龄推荐了【倜傥有智谋】的张亮。

【才思敏捷】的薛收。

【王陵、周勃节,可倚大事】的李大亮。

【聪明识达,王佐之才】的杜如晦等。

这一系列的人才都为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大唐立国之后更是个个位高权重。

而后在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

房玄龄的沉稳和谋略更是让李世民十分放心。

让房玄龄当宰相,李世民觉得心中安稳。

房玄龄被盘点选中成为十大名相第六位,李世民十分欣慰。

可是李世民也忍不住想如果杜如晦没有去世的这么早,这榜上是不是就会有一人可以与房玄龄竞争。

李世民在这里感慨,房玄龄此时在府邸之中也十分喜悦。

本来安静的坐在椅子上,现在在房间之中四处走着,有些平静不下来。

这几十年来养的气似乎也有一些破功。

不过房玄龄毕竟是房玄龄,走着走着,心情就逐渐的平复了下来。

“夫人,为夫如今也在这榜上,你可为为夫感到开心。”

卢氏此时正坐在位置上,看着房玄龄起来又坐下。

听到房玄龄的话,她此时感到有些好笑。

“夫君能够上榜,妾身自然是高兴的。”

“不过夫君好歹也是一国之相,如今在房间之中走来走去,还问我这个问题,确实有些小孩子气了。”

突然,卢氏此时仿佛是想到了些什么,整个人看起来低沉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