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重赏(1 / 2)

 “世间众生,大多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本以为两位习武至此等境地,当是想得通得了,可还是逃不脱渡死的恐惧。”老太监双手合十,面色悲悯,加上他本就不是尖细的公鸭嗓,浑身上下浸透着一股子高僧的意味儿。

当尘埃散去,周围梵音阵阵,凌老太监的鲜血在蟒袍绸子上,或是滑落、或是浸湿,那八条腾云驾雾,伸出四爪的大蟒,愈发红艳,与这太监浑身的佛光显得格格不入。

飞颅叶蔡明瘫坐地上,怔怔出神,而后又癫笑不止。四钱童子莫成冲完全魔怔,嘴中不断念叨:“不可能,都是二道武夫……都是二道武夫……不可能,都是二道……”

凌康慢慢走上前去,面色温和,与那渡人成佛的僧侣,怕是一般无二,可周围景象却是极为狼狈,方圆几十丈,不见林木,唯有好似点缀的几滩血迹,都是那些流淌在原本树木里的血液,此时散落在地。

“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于久远劫来,发如是大愿,云何至今,犹度未绝,更发广大誓言,唯愿世尊……”凌康嘴中低鸣。

枯老双手抚在蔡明、莫成冲二人头顶,好似点化般,目露满意。

突然,双掌化爪,口中猖狂大喝道:“仙人抚顶,结发授长生。”

两人顿时气息消散,一身浑厚气机疯狂涌出,将地面侵蚀出一个大坑,直到两人化为一滩软泥,被老太监凝练成一团,方才停下。两团血肉被装进两个盒子,随着檀木盖子合上,滔天的血气也被掩盖大半。

同为二道武夫,羌生的阴人凌康,可不是这些江湖上稍微大一点的阿猫阿狗可以比拟的,若不然怎么绝大多的江湖武人都惧怕朝廷,这世间除了那少数的高手能超然于世,剩下的,拔刀也不敢向宫墙。

羌生以武立国,几百年光阴,哪一代皇帝不是励精图治的明君?大内经阁足有十七层之高,可以说几乎是收罗尽了天下武学。

像蔡明、莫成冲这些江湖散修,拼死拼活熬到这个境界,已是极限,想要往上再迈出半步,都是难如登天。

虽说武学功法并非武夫高低的全部,甚至天底下有很多怪胎,压根就没学过什么武林秘籍,比如某些天赋卓绝的剑修、刀修这类的器修,亦或是专练外家功夫的体修,再有就是同境之中无敌手的纯粹武夫,这类人不习武学,等于是将武夫大道削斩得极为狭窄、艰险,但战力之强,不是旁人能比的。

可世上的怪胎终是少数,九成九的武人都要有武功心法,而好的武功,在习武的前半段发挥的作用,可是极为巨大的。

一般武夫一辈子也就身怀那么一两种武学,而像凌老太监这种,大内经阁一十七层,他能上到一十五层,成千上万的武学供其翻阅的情况下,在外人看来令人艳羡不已的佛道武三修,也不过是一件好比吃饭喝水一样普通的事。

要不然为什么天底下武人宁愿成为庙堂鹰犬,受人任意指使,还要打破头颅当那个表面风光的朝堂供奉?

所以说,凌总管可是正儿八经的官家的人,杀你几个江湖草莽,还不是手到擒来?若真是被这俩哥们整得阴沟沟里翻船了,还不如死了算了?

纵观当今天下,江湖人称武道第一的,乃是羌生刀道大世家出身的、号称刀仙的钟离武蚩;榜眼,何幺提笔郎,祖上同样是大名门;唯有南国的蔡姓老头好像是江湖莽夫出身,可只有极少数人知晓,人家年轻时同样是有幸拜师武道大宗。所以这片偌大江湖,真正的草莽高手,是真的极少极少,不排除有哪些老而不死的隐世强手是自学成才,但那样的例子着实稀少,不传于世。

加上羌生钳制武夫的意向极为强烈,除却那几个强得足以打破世俗的家伙外,不少羌生的江湖武夫,哪个腰间不得戴有堂前燕的配饰?羌生的江湖,是庙堂管制草莽的傀儡,让它往东,它就不敢走西,让它赶狗,它怕也是不敢撵鸡。

————————————

回到房间内。

西楷摆摆手,凌康心领神会,躬身向后退去,将房门紧锁,守在门外。西楷指了指凳子,示意黑袍李德坐下。

“之前这个计划开始时,我还担心会做的不够完美,现在看来,难怪当初枢密院的人敢这么跟赌下军令状,拍胸脯信誓旦旦地说要是搞砸了,把狗脑子砍下来给我当球踢。”西楷乐笑道。

“不过公输文那个老家伙知道我绝不可能砍他脑袋,所以也敢这么赌,老家伙心眼憋坏着咧。”

李德默默不语,看着面前这个真正的“正主儿”一个人搁那儿傻乐呵儿。

西楷好像回忆够了,说起正事:“那几个呢?准备得如何?”

李德立即应道:“还需几日,便可完成。”

西楷又是点头笑道:“不错……诶你说,现在这又没人,你又知晓我全部过往,若是你在这把我砍了,再换上衣服,是不是也无人知晓?说不准还会把你当成皇帝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