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1 / 2)

 曾钱等人带来的更加先进的技术、思想等使得中海卫整体水准超过这个时代,因此中海卫产出的各种物品作用于军事、生活、医疗、科研、奢侈品等各个方面,且都是占据头筹。</p>

每年大明帝国各地的商人们挤破脑袋进入中海卫采购优质的各类商品导致中海卫的各类商品供不应求,只能在其他地方建立生产工厂但是为了保证技术这些工厂都要求是官府和商人合资,商人负责生产经营官府负责派人提供保驾护航和半米工作。</p>

这也使得中海卫的各类型的工厂、耕地、养殖场遍布全国;有统计的多达几千家,这些工厂挤压当地的同行给当地带来巨大资本利益和给当地官府提供大量税收的同时也给当地的市场带来灾难。</p>

</p>

本地同行商户大量的破产、欠债;破产欠债的商户为了还钱只能倾家荡产或者借高利贷,高利贷也被中海卫把控,他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贷款方案和利息等。</p>

这导致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土地被中海卫兼并,大量的百姓成为了中海卫商业的奴隶;虽然中海卫给予他们的利益也不差却将他们牢牢锁死在中海卫的资本上,成了中海卫资本发展得工具。</p>

这自然引起巨大的竞争,只不过哪里有商人竞争得过有十几万军队的领主的;不管是正常的商业竞争还是见不得光的暗杀、绑架、胁迫等等商人们的联盟都干不过中海卫的商人,就算干的过了也就是曾钱的一纸书信的事情,当地的领主自己就带着人找到本地商人联盟那里直接抄家灭门。</p>

没办法,商人的地位本来就低的可怜;再加上中海卫给当地领主提供的税收也高也更加的听话,你要求中海商人提供帮助他们就提供帮助、某个领主手下的官员想要五百两白银为自己买一个更高的官位,本地商人直接奉上五百两白银,中海卫的商人直接奉上一千两白银;剩下五百单纯的仰慕大人罢了。</p>

中海卫的商人有</p>

整个中海卫官府为后盾,走到哪里都打着中海卫官府的名义自然有的是特权,需要贵族地位?曾钱直接给一个名誉爵位,哪个领主不给面子?曾钱直接书信一封顺便送一把中海步枪给领主并明确告知他们这种枪老子要多少有多少,自己看着办。</p>

几年下来中海卫的商人不仅遍布全国占据全部商业资本的主导地位还成功征服了全国除了皇室以外的领主们,就连号称拥兵百万的应天府都跪倒在中海卫面前只求中海卫出售中海步枪给他们。</p>

中海卫当然不干,不过价值二百两白银的优质盔甲半价出售自然没问题;比鸟铳这种火绳枪先进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线膛燧石火枪每年出售上万把和数十万的纸壳子弹。</p>

为了应付国内的订单中海卫停止了对朝鲜的线膛燧石火枪的出售,以至于朝鲜国王差点亲自来中海卫求情;大明帝国的领主们纷纷投靠中海卫甚至有的人拿不出多的钱愿意用土地和人口来换取装备。</p>

应天府用方圆百里的土地和六万多人口换取一万套优质重甲和两万杆线膛燧石火枪,朝廷用方圆三百里的土地换取了中海卫已经淘汰扔在仓库里面生锈的折叠式步枪,还是直膛线的那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