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三年过造化各有,七步落元神自成(1 / 2)

玄都谣 泪忆铭 0 字 2021-10-07

 修行无岁月,时易损,年难留,三年时间转眼匆匆而过,杨真到这片人间也过了三个年头了。

三年来,除杨真外,槐末,元景,于松明,刘仁四人均已过了大考,被山中真人看中收入门下,其中槐末更是拜在掌峰真人长宁子的门下,在玄宫得成之日被传授了根本之法,道法渐成。而小考未过被贬入外门的七人,仅有一人得归混元峰,勤加修持下,也拜入一位真人门下,其余六人一无所成,尽皆谴返回家。

三年时光,杨真也从孩童长成了少年,少了许多稚嫩,多了几分钟毓俊秀。二八之岁,若放在凡尘中也早已行了束发之礼,正式步入了舞象之年,可以上战场了。

杨真不知是否还有自己的亲长在世,早把自己当成了孤家寡人,也就没那么多讲究,随便用根木簪将及腰长发挽了个发髻扎好,也不管是四方髻混元髻还是其它什么。

“今天算是下山前最后一天了。”杨真坐在崖石上,后方是一个岩洞,蒲团石桌石床灯盏等一应用具皆有。自从找到这处清静的地方,杨真便与诸真知会了一声,从卧房中搬了出来,在这山崖上开了个石洞住下,每当做完早晚课和洒扫诸事,杨真便来到这石崖上诵诵经,打打坐,发发呆,心境也愈发平和恬静,似与这混元峰山林水景融为一体,多了几分天地自然的韵味。

此时时辰尚早,夜色昏沉,离早课开始还有几刻钟,杨真早早结束了修行,散坐在崖石上。

“啊吼”一声哈欠伴着兽吼,这是完全长大的团子,半眯着眼趴在石洞洞口,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似是丹药的缘故,那体型直达一丈余长,远远超过同类,成了这青城山中一霸,并且在杨真指导下粗粗通了些炼气之法,灵智也愈发高了。

“团子。”杨真仰面躺下,枕在团子柔软的肚皮上,“在我下山归来前这段时间,这山洞就交给你替我看管了,可别被山中野兽占了,否则我回来可就没住处了。”

团子迷迷糊糊地轻吼了一声,那半梦半醒的样子逗得杨真一乐,“忒的懒散,真如詹道兄所言你比他更适合练睡功。”

团子没回应,隐隐传出呼噜声。

“你未成元神,不入神照,长宁子真人如何能放你下山?”元初出声,三年来,杨真与元初熟识了许多,元初不在神出鬼没,和杨真的交谈也多了起来。

“虽没成,却也快了。”杨真不见半点着急之色,学着团子微眯起了眼。

元初却有几分着急,“没成就是没成,再如何快了也是没成,你本就只差这最后临门一脚,却突地懒散下来,不勤加修行,你是不想下山了么?”

“莫急莫急。”杨真安抚着元初,“勤修走了九十九步,这最后一步虽能靠勤修成就,但太过刻意,难免违了自然之本意,落入了俗套。”

“你这又是什么歪论?”元初有几分气恼,比之几年前,元初越来越像有情众生了。

“这可不是歪理。”杨真不慌不忙,轻笑着解释,“正如石和阳真人在给《黄庭外景经》做的注解所说,‘元神者,心中之意,不动不静之中活活泼泼时是也。’此神亦谓之本性,亦谓之真意,其心必要清清朗朗,浑浑沦沦,无一毫念虑,无一毫觉知,则空洞之中,恍惚似见元神悬照于内,斯时殊觉五蕴皆空,四体皆假,而我有真我也。如此自然而然,方是出证元神的正理。”

“那你这自然而然要然到什么时候才能然出元神来?”元初气极,大是恼怒。

杨真好似未觉察到元初的气恼,答道:“念止神即来,念动神即去。”

“别拿《养真集》中的话语来糊弄我,不过多看了几本道书,不要以为真的悟了其中真意。”

杨真哈哈一笑,“看来我在诵读经书时,元初你也在看啊,不知这《天宫宝藏》你可曾悉数记下?”

“你……你……”元初气得说不出话来,最终只能说一句“你自己看着办吧”便没了声音。

杨真知道元初不是真的生气,也不点破,继续道:“三年来,我可不单在追求成就元神,三年修行,日日沉入道性,在遥望元神之时,也终是明了几分金丹大道的入门法理。”

“什么法理?”元初忍不住问出声来,杨真也不再打趣祂,回答道:“心者,君之位也,以无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元神之性耳;以有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欲念之性耳。行为者,日用之心无为者,金丹之用心也。”

“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