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二节 唱歌 火炮(1 / 2)

 (4204.10.18)</p>

【最近出的这个签到,您一次就能获得一粉丝值的哦。最后例行求击!!推荐!!!收藏!!!!评价!!!!!签到!!!!!!】</p>

而且一百二十米只是考试标准,并不是鸟铳的最大射程。</p>

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出这一,例如同样是《纪效新书》中写道:“候近贼百步之内,中军放铳一个,吹长声喇叭,鸟铳手在前打铳,每长声喇叭一声,打放一层,只至擂鼓而止。如喇叭急吹长声,连连不止,是要鸟铳手一齐放了,也不必抽放。又近贼五十步外放起火一枝,各射手兵放箭、放弩、放火箭毕,吹天鹅声喇叭擂鼓,各兵奋勇径奔贼锋,再不许时刻迟疑,恁是如何厮杀,不许乱了鸳鸯阵,随离随合……”</p>

也就是,戚家军与敌人对战的时候,是在百步也就是一百五十米左右开枪,五十步也就是七十五米左右的地方射箭、放弩、放火箭,最后才是短兵相接。</p>

从中可以看出,鸟铳至少能射击一百二十米外的单个目标和一百五十米外的集群目标。考虑到密集列阵的时候的命中率增大与需要考虑可靠性的问题,一百五十米也不会是最大射程,鸟铳的射程至少在二百米以上。</p>

而且,《纪效新书》中,卷十长兵短用篇记载了戚家军规定作战距离的指定标准:</p>

“……至若弓箭火器,皆长兵也,力可至百步者,五十步而后发;力可至五十步者,二十五步而后发,此亦长兵短用之法也……”</p>

也就是,戚家军在实际对战时,采用的是以“最大射程的一半”为战斗距离的制定标准。因此,戚继光时期,鸟铳的最大射程是二百步即三百米。</p>

这是一个很强的数字,即使在后世中英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军的火器也不会超过这个数字。</p>

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成书于西历十六世纪中期,而据记载,十八世纪末,欧洲普鲁士“精锐燧发枪兵”的水准:一百五十米五人宽大靶命中率百分之四十。</p>

鸦片战争时期,英国褐贝斯燧发枪射程只有五十四到七十二米。</p>

不过这也许是两方的发展方向的原因,中国的鸟铳追求射程,不断增大倍径。西方则是为了破甲不断增大口径,两者自然有差距,虽然戚继光那个时候这个差别还不太明显。而且戚继光那时候两方的工业水平也不是一个档次。</p>

朱厚照的新军使用的,则是两者之间的一种产物。最大射程两百米以上,有效射程至少一百米。</p>

所以,五十米人形靶十发九中,也就是能上靶还是稍微有些低的标准了。</p>

朱厚照和士兵们聊了会儿天,抬头看了看天色,道:“这样吧,我教你们首歌吧,来来来,都准备好,我先给你们唱一遍再教给你们。”</p>

朱厚照清了清嗓子,张口唱道:</p>

“日落西山红霞飞,</p>

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p>

风展红旗映彩霞,</p>

愉快地歌声满天飞。</p>

哼—哼—哼—哼—哼,</p>

哼—哼—哼—哼—哼,</p>

愉快地歌声满天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