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节 乞巧 借书(1 / 2)

 ②(4204.7.6)</p>

【例行求击!!推荐!!!收藏!!!!评价!!!!!签到!!!!!!】</p>

书接上回。</p>

且一顿饭吃下来,让两个从来没有吃过宫外的饭食的人很想风卷残云,但是从受到的教育又阻止自己这样,于是只能游离在狼吞虎咽和不狼吞虎咽之间。看的朱厚照同学也是食欲大开,多吃了一个馒头。</p>

“今天的饭菜真的很好吃,皇帝哥哥以后我们有空要经常上你这儿来。”</p>

“那好,这儿随时欢迎。以后想吃什么直接让他们吩咐下就好。”</p>

吃完饭,某人继续悲惨的被两个丫头缠着讲故事。</p>

“你们知道,最近几天不就是七夕了么。我听在民间啊,这个家家户户的女子都要乞巧。这个……”</p>

“这个我们知道,我们也要乞巧的!有‘投针验巧’、‘喜蛛应巧’、‘穿针乞巧’、‘巧菜’等等,都很好玩的。”</p>

“……”</p>

这几种都是明代流行的乞巧方式。其中,“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行于后世。即在月光下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越快谁乞到的巧越多,也意味着谁将来能成为巧手女。“喜蛛应巧”即在七月初七晚,将捉来的喜蛛——一种红色蜘蛛,放在首饰盒或者其它的器皿里,第二天打开来看蜘蛛结的网的情况,如果蜘蛛结的网方圆得体,疏密有致,则预示着这位乞巧者心灵手巧。“投针验巧”起源于穿针,但是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十分流行的七夕节习俗。具体方法是在乞巧节前一天,取雨水、井水各半,盛于碗中,放在露天下过夜,再在太阳下暴晒半天,到中午时分,将绣花针放在水面,浮而不沉,然后观看针在水中的影子,这个就是后世学生经常做的一个实验,验证水面张力的那个。</p>

其实,中国古代的情人节根本不是七夕节。而且,牛郎织女的故事也并不是一个什么皆大欢喜的故事,而是一个悲剧,可不怎么吉利。这就是后世黑心商家为了炒作,将传统文化一起炒了。真正的情人节应该是农历的三月三,上巳节。而且怀春怀春,至少应该在春天才对,这一上七月七和元宵节就不过去。</p>

被奥特了,朱厚照童鞋只好发挥自己的大脑那不多的思考能力,问道:“那你们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么??”</p>

“好像,听过……不过印象不深了,皇帝哥哥你再给我们讲一遍吧。”</p>

“额,好。话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放牛娃。他和哥哥嫂子一起生活,不过他的哥哥嫂子待他十分刻薄,父母身亡之后,分家只分给他一头老牛和一辆破车,其它的都被哥嫂独占了,有一天………</p>

</p>

………从此,每年的七月七,天下所有的喜鹊都要上天,去给他们搭鹊桥。这就是传中的鹊桥会。每到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这是两人相见哭的泪水。”朱厚照修改版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到此被完了。</p>

“可是今年没有下雨啊?”永淳歪着脑袋问道,“而且,那只老牛真的很令人敬佩额。”</p>

“这不是还没到七月七嘛,而且,也有可能两人年年都哭,哭烦了歇一歇也是可以的。”永福似乎很明白的样子,“不过,那个王母娘娘真的十分可恶。以后皇帝哥哥你可不要娶这样的媳妇”</p>

“?!”</p>

“………”</p>

朱厚照的冷汗下来了,赶紧转移两个人的注意力:“而且还有一个传,在这天晚上,在葡萄架下面可以听到两个人的悄悄话呢。”</p>

不过,娶媳妇么……。记得当年看到起的文章上,原来的自己就在秋天十月娶得媳妇貌似。嗯,这个问题,也是该考虑考虑了,到时候免得不知所措。</p>

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然后就被某人忘在了十万八千里之外。</p>

继续讲故事:“据,牛郎的来历非凡,是天上一个叫牵牛的仙童转世,而那条老牛也不一般,是天上的金牛星转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