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节 圣眷 劫道(1 / 2)

 【例行求收藏!!!!求推荐!!!!!求击!!!!!】</p>

书接上回</p>

“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内心如汤煮,楼上王孙把扇摇——”</p>

路上闲来无事,路边的野草在阳光的烧烤之下打着蔫儿,就算有着路边树林的遮阴,也是热的令人有烦躁。喝足了水之后,凌松子道长开始扯开那充满了磁性的喉咙,唱起了民谣。他也没有想这是不是有些讽刺周围的诸位大人?</p>

如果朱厚照在这儿的话,可能需要接一下下巴。</p>

这明明是《水浒传》中的内容哈,这是其中“智取生辰纲”中白日鼠百胜唱的一首民谣。</p>

其实也没啥好奇怪的,水浒传在元末明初就成书了,而且施耐庵在取材的时候并没有像如今的起历史频道作者一样敬业。他们最多是作为一项消遣,比如虽然此书是介绍的故宋时旧事,然很多都用的明代地名。这首民谣也是明朝民谣,而且一直流传,凌松子才学会的。</p>

明朝文风开放,虽然在开国之初有些禁锢言论的行为,但是以后一直无此恶行。</p>

施耐庵曾经因为这本书进过天牢。因为,《水浒》成书后不胫而走,传入宫中,朱元璋见之曰:“此倡乱之书也,此人定有逆谋”,下令将施耐庵关进天牢一年多,经刘伯温多方营救,于明洪武三年释归,途中病逝于淮安。</p>

但这也是对事不对人,可以看出,朱元璋兄(厚照同学啊,罪过,我不应该这样称呼您的曾曾曾祖父)将其下狱的理由是“此人定有逆谋”对人而不是书,可见明代统治者对于言论的宽容和明朝言论的自由。</p>

四大名著中出来就被禁掉的只有《红楼梦》,而且是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被禁的。而且清朝曾经多次禁过这些书,例如那位“伟大”的女性叶赫那拉氏。明代倒是禁过一次《水浒》,是因为嘉靖皇帝对于其中对皇帝学道有些法而不满,嘉靖死后就又开始流行了。</p>

不过我们亲耐滴朱厚照童鞋是否孤陋寡闻我们就不知道了。</p>

宦官刘瑾前两天曾经很是纠结了一通。</p>

到底是将这一批货物给皇帝护送去呢?还是去那些真正的名山之中访道?(货物?!!)</p>

本来他只是在这两个问题上有些纠结而已。但是,在一天早上,一阵冷风吹过他的额头,他一个激灵之后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来。</p>

圣眷。</p>

圣眷圣眷,那是在身边才有圣眷的。想要荣华富贵,想要今后有更大的前途,就一定要保持在皇帝的身边,经常能出现在天子的视野中。如果朱厚照是刘瑾肚子里头的蛔虫的话,一定会举例子,后世公司里头,那些最容易得到提拔和重用的,一般都是那些经常在领导或者上级的身边打交道的人。</p>

如果离京时间过长,皇帝将自己忘了的话,就不妙了。而且当今天子才十几岁,正是少年心性,这个很有可能啊。万一要是随便有个人经常在皇帝旁边编排的话………。三人成虎啊,不行,得速度回到京师,并找借口留在皇帝身边。自己已经接连找到了两个精通炼丹的道长应该差不多了吧?回去的路上要好好准备一下辞。</p>

于是他们这一行十几人在到了济南,和留守的三个人会合之后,直接就转道上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