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数学课本 羽毛笔(1 / 2)

 最近咱们的朱厚照同学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虾米俺穿越的时候装备带了过来而俺的身体没有过来呢?就算忽略这个问题,为什么俺的装备过来了但是衣服没有过来尼?一连串的为什么,他所思考的问题尖锐而又深刻,所以他想不明白。</p>

那就不想了。</p>

还是开始工作吧,于是起床、洗漱、习武、早饭、上朝。</p>

然后他屏退了所有人,从床底下拖出来那个大箱子。</p>

箱子很精致,尤其是防潮防火工作做得很好。</p>

打开,取出来的是神器(当然,那是对于明朝的人来的,在现在只是一个五六千元的笔记本电脑),然后开始找关于数学的资料然后抄下来(当然是初等数学)。他回忆着以前学过的东西开始编写一本书,一本数学书。他的写字方式很特别很另类(当然是对于现在的人来的):他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横排书写的。</p>

这是一项很大的工作,没有几天的时间完不成。</p>

他写着写着,感觉用毛笔写这些天竺数字很费力,不禁想着:等研究院忙完了这两项工作,一定要让他们把铅笔做出来,实在不行羽毛笔也行。</p>

对!羽毛笔!虽然现在他们不会接受,但是可以自己用啊,还有,贫寒的学子还是可以弄到羽毛自己制作羽毛笔的啊。虽然羽毛笔生存周期短,但是它不用花钱,而且毛笔也是会用坏的。他狠狠的拍着自己的额头:枉自己以前还做过羽毛笔来着。</p>

干就干,他把这些东西藏好,然后喊道:“刘喜,给我弄两根长鹅毛来。”</p>

朱厚照同学按着记忆中的步骤,将几个太监指挥的团团转。一会儿去寻找这个一会儿去寻找那个,就像一个人在玩几个陀螺似的。他命令其中一个叫张全的在旁边看着,当他学会了以后自己的羽毛笔就交给他负责了。</p>

首先,他弄了一只汤碗,然后让他们把里面装满热沙子,然后把鹅左面翅膀上的羽毛(因为他是用右手写字的)插进去——这一步是用来脱去羽毛中间的油脂,之后羽毛管因受热而由透明变白色,质地硬而脆但是易折。当然,最好的方法是第二种工艺,把羽管羽毛不覆盖部分浸泡一整夜,羽管透明度降低。再按上一种的工序插入热沙子,待冷却取出时羽管再次变透明。这道工序跟上一种同样的效果是,羽管变得坚硬,但这一种方法做出来羽管更有韧性但不易折,这样下一步的时候会好弄很多。不过为了节省时间他还是选用了第一种方法。(其实还有化学去除的方法比如碱面之类的,还有就是直接上蒸笼+_+)</p>

一刻钟后(十五到二十分钟,现在已经有钟表了,嘎嘎),他将其取出来,然后先用剪刀以和羽毛杆的夹角于四十五度的角度剪一刀,然后用针之类的东西将其中的絮状物都弄出来弄干净了。</p>

下面就是笔尖的制作了,他先在中间削了一刀,然后从上一刀的上面斜着削进去,最终与笔杆平行,然后延长刚才在中间削的那一刀(就是我们见到的钢笔中间的那条缝,毛细作用)。下面从两边削一刀带弧度的使其出现笔尖的细长形状,再修整笔尖和纸面接触的地方的形状,好让写字的时候光滑,同时也起了调整笔画粗细的作用。</p>

最后,他将一根短铜丝弯成了问号的形状,然后塞进羽毛中,这个形状可以储存墨水(其实如果不用的情况下可以不把里面的絮状物弄出来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但是效果并不可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