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老朋友(1 / 2)

 宋通见哥舒翰急恼,就笑着问他是如何感觉有异常事件。

哥舒翰慨叹一声,再回复着说:“近来,从凉州军府,持续往大斗拔谷调运粮秣。说是以备冬日所需,但以某看来却是未必。”

哥舒翰本来也是一直在大斗拔谷军中任职,现在又做了大斗军副使。对于军队中的人员、武械、牛马、粮秣等事项,他肯定是了如指掌。

以一个士兵大致每月消耗一石粮食来计算,现在的大斗军内储存的粮食,已经达到了人均两石的数量。

而且,即便已经超出所需,从凉州方向过来的,押送粮食的牛车,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

大斗军士兵的标准数量是7500人,马匹是2400余。现在军府内的粮秣,仓囤里已经存放不下,只好占用了部分校场,建起了许多粮囤。

听了他的疑惑,宋通称赞着说:“哥舒将军不愧是大将之材!”

对于宋通的赞许,哥舒翰并不买账。出于对自己年龄既长,又想获得更高功名的迫切心情,哥舒翰肯定不会错过任何机会。

宋通心中暗赞哥舒翰之后,也当然要为史书中这位名将,重新换个命运。

毕竟,哥舒翰于战败后投降叛军,以及后来劝降部下的行为,无论怎么掩饰,终究是一件不光彩的事。

此时,崔希逸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工作。哥舒翰从这些迹象当中,发现又大战的可能,说来的确不是什么意外的事。

即便如此,宋通还是觉得暂时不必说出全部实情。与蕃方的大战,肯定是在所难免。可是对于前期的准备工作,也就应该为这场大战,尽可能做到完备的同时,更要保守住最大范围的机密。

这样想着,宋通再问哥舒翰,对于见到的这些疑惑状况,兵营里是这么看待的。

哥舒翰不禁笑了起来:“你当哥舒某是长舌妇么?见到这些,某既然感到疑惑,自然就会严令有人提及此事。”

宋通再次称赞他足智多谋之后,接着对他说道:“还会有兵士补充过来的。这样,军府和军营的将士们,就不会多加猜疑了。”

哥舒翰再要说什么,宋通抢先说:“就告诉将士们,因为蕃方的兵将们怕热,马匹也会因天热而生病。因此,蕃人总是在冬季前来唐地掳掠。”

哥舒翰点头说道:“某明白了。就告诉兵将们,我们得到兵马粮秣的补充,是为了秋冬之防!”

宋通点头称是,哥舒翰再凑近他说道:“宋六兄弟只要记得,若有战事,必要哥舒某参与!”

宋通竖起大指说道:“必要哥舒将军彪炳史册!”

听到这样的话,哥舒翰也知道宋通为人真诚,也就彻底放心。两人再说了一些交接蕃人俘虏的事,哥舒翰也就回去休歇。

天亮后,蕃人俘虏们不必唐兵催促,早已吃了干粮后,着急地聚在一起,等待出发了。

大雁南归,游子归家心切,更不要说这些担惊受怕着,在焉支山被监视着劳作许久的蕃人俘虏了。

宋通见队列已经齐整,就令启程。哥舒翰随即指挥唐人兵将,押解着数千蕃人俘虏南行。

天气本已寒凉,大斗拔谷内更是萧冷。

半山坡的苍松翠柏,仍如毫无变化的雕塑一般静默。其它杂木,早已是树叶凋零,枝条干枯。

沿路的野草,也大多枯黄。多有一人高的荒草草茎,直挺挺地与寒风做着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