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好不公平(2 / 2)

“再凶悍的武械,也比不过兄的情谊。只要诸族和乐,要这些武械又有何用?”宋通脸上的微笑逐渐退去,眼神中现出一丝凌厉。

“但若遇有侵袭、叛乱等事,这些武械自可发挥应有的作用,令对方遭遇灭顶之灾。”宋通缓缓地说道。

伏地南听罢,没有再多说什么。宋通的话里,除了略作解释和安慰之外,更充满了对诸族和乐的期待,以及若有意外发生的严厉警诫。

伏地南不再说话,崔希逸接过话来说道:“都督一向亲睦诸族,堪称表率。现在,北面的突厥人不敢南下来侵袭。但是南面的吐蕃,虽与我们保持着平静,却是不可不防。都督的属众,在祁连山各山口,也都有一些兵士,应该提示他们还是要保持警惕。”

崔希逸把话题转向吐蕃人,伏地南也就知道他是在给自己警诫的同时,留有颜面。

略微欠身致谢,伏地南说道:“大使尽管放心,伏地南一定会严令部众,听从大使的吩咐。至于吐蕃人,哼!他们西出和阗,北越祁连,虽说是侵袭大唐,但也杀伤了不少我们回纥人!我不会对他们客气的!”

“这就好!”崔希逸笑着说道。

孙诲那边安排已毕,再走回回禀。崔希逸随即吩咐道:“孙副史,你去名人安排一下,等下我们一起和伏地南都督宴饮。”

伏地南客气几句也就答应下来,孙诲只好再小跑着去安排。心想此次虽然又是跑腿,但毕竟可以参与宴饮,他的心情因此好了许多。

经过廊下的曹世宇身边,孙诲不免瞥了他一眼,脸上的神情也多有自豪。

曹世宇只似没有见到,口中低声嘟囔着:“副史快去操忙,以免大使、都督,以及傔史,等得焦急。”

这是在揶揄自己是副史了。孙诲再气恼地“哼”了一声,就赶紧去通告厨房的庖厨,准备酒肉。

伏地南与崔希逸,再继续着对于吐蕃的话题。

他提到,通过部下的回馈,吐蕃兵将在祁连山一带的活动,除了正常的巡逻之外,并没有增兵或者北来的迹象。总体来看,目前唐蕃双方的局势,很平稳。

崔希逸也就叮嘱几句,即便处于和平状态,也要多加小心。

正说话间,孙诲走来通告,说是已在内堂摆好了酒席,请众人赴宴。

崔希逸起身邀请,伏地南道谢后跟随前往。他一边走着,一边突然想起来问道:“宋傔史,阿史那博恒与曹世宇二人,近来如何?我刚才进入大堂,似乎只见到曹世宇在侍卫。”

宋通不便多说,只提及阿史那博恒因为有特别安排,暂时去到白亭戍堡戍守了一段时间。近几天,节度使府已将调令递去白亭戍堡,召他回来。或许,这一两日,他也就回来了。

既然伏地南惦记,宋通再要孙诲将曹世宇唤来,一起参与酒宴。

孙诲暗恨道:我忙碌许久,曹世宇只是傻站着,却也能吃用酒肉,好不公平!

既然宋通已然说出,伏地南又还在近旁,孙诲不敢争辩,只好去把曹世宇找来。

曹世宇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脸上笑开了花。

迅速跑去侍卫处换下了甲衣,他穿着白色军袍,再匆匆赶来,与满脸不悦的孙诲一起,穿过大堂,走入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