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回转寿司和AA制(1 / 2)

 “寿司”,是一种极具大和色彩的传统文化美食。然而,包括千夜的前世在内,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类美食严格来说并不叫这个名字。人们口中的“寿司”只是根据日语的发音来的拟声词,日语中具备“有酸味”的意思。

而到了今世,千夜孩童时期,在家人的带领下,于料理店吃上这种美食的时候,发现了某个奇怪的地方——大部分有着一定名气的寿司店铺,菜单上都不会写有“寿司”的字眼,而是改成“鮨”或“鲊”,让他十分的困惑。

有问题就查电脑,是现代人的第一反应,千夜亦是如此。不过,尽管本家有着电脑,可那时互联网还没像后来这般发达。为了解答自己的疑惑,千夜足足在图书馆里待上了整周时间,才知道,这两个词皆是源自于华国古代。

鮨,泛指用稻米和少量食盐腌制成的略带酸臭味的盐鱼。鲊,则有两种意思:其一,特指一种用盐和红曲腌的鱼;其二,指用米粉、面粉等加盐和其他作料拌制的切碎的菜(可以贮存)。总之,两者都有“咸鱼”这层意思。

用“寿司(有酸味)”来表示“鮨”或是“鲊”这种食物,倒也好理解,料理寿司离不开醋,饭团用醋拌、鱼肉用醋腌,去腥之余,还能提升食物的滋味。何况,最初这类食物本身没那么多样式,就是类似“咸鱼”的存在。

很久以前,日本本土的渔民并不吃“寿司”里面的米饭,他们把鱼肉用盐腌过后包在米饭里等自然发酵,防止变质。不过,那样做只是为了保鲜鱼。后来,有人意外发现貌似这样做的米饭味道也不错,就这样配着鱼一起吃。

渐渐的,许多人喜欢上了这种食物。可惜的是,用来发酵的时间太长了。机智的人民想到了新的办法,他们利用石头挤压,缩减发酵时间,同时,慢慢加醋促进发酵。再后来,制作时加醋就成了“寿司”必不可少的一步了。

即便,现在这个国家的每个地方都能够看见寿司料理,不过,较好的寿司不是通常人家能够吃得起的。君不见那些日剧里大多只有庆祝才偶尔会去只贩卖寿司的名店铺吗?更别提高中生了。何况,千夜本来生活就有些拮据。

幸亏,如今有一种唤作“回转寿司”的餐饮形式。回转寿司店通常比传统寿司店的价钱来得大众化,定位就是如此。而最受欢迎的回转寿司店由于顾客流量高,寿司放在运输带上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因此料通常也比较新鲜。

这家“田中寿司”和其它回转寿司店一样,师傅把制作好的寿司放在盘子后摆在运输带上,运输带围绕餐厅的坐、台而行,顾客可随意的食用,用膳之后,店员会依照顾客桌上的盘子而结算帐单。并且,中午价格还有优惠。

在日本,寿司分两大派别:一为江户派,握寿司;二为关西派,箱寿司。相比之下,握寿司更受人喜爱。由于不使用任何的模具,全靠寿司师傅手工握制而成,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米的颗粒圆润,同时也有效保持了米的醇香。

其中,握寿司,在整个料理领域里,都应该可以算是非常独特的一门。不同的鱼材、刀法、厚薄,乃至于调味方面、做法的稍许差别都能导致味道有所不同。千夜前世的那个深受夸赞的“寿司之神”,就是这派的顶尖人士。

握寿司的好坏,全掌握在师傅的手里。“寿司之神”制作的寿司,上面的配料,在师傅手上腌制或是烘烤的时间可以精确到秒,切片的厚薄可以精确到毫米。正是这样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才塑造了握寿司无法动摇的地位。

虽然上辈子,千夜看过有关“寿司之神”的纪录片后,总觉得那位师傅在就连自己的手掌温度都恨不得控制住这点上实在是有些严谨的过分了。况且,他还异常的歧视女性,甚至认为女性由于具备的某种生理活动,不洁净。

后者,是千夜最不能容忍的。好像那家伙就不是身为女性的母亲生下而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可是,千夜亦认为“寿司之神”那份努力钻研的精神是件值得自己学习的事情。尽管,他已算不上钻研,而称得上执念了。

吃寿司这件事,有不小的讲究。吃手握寿司时,要把下面米饭的部分反过来,用生鱼片部分蘸酱油。日本人讲究优雅和完整性,如果把米饭部分来蘸酱油,寿司的形状就会破坏,米饭部分就会散开来,使酱油碟里都是米饭。

用手拿的时候,也要将寿司平放,鱼片部分倒向自己,然后大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拿取。也是将鱼片部分朝下,蘸取少量酱油即可食用。用筷子和用手都是一样的蘸酱油方式。而这还仅仅是手握寿司,其它的寿司还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