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烛泪念游子,帐烟读家书(2 / 2)

就连含翠也是在绛玉离府后才发现,虽然黛玉平日里看起来比绛玉要柔弱,但其实她家的两个姑娘骨子里都是一样的坚强。

“二姑娘。”

这时含翠疾步进屋,俏面带喜,朱唇含笑,黛玉的忧思被她这一喊倒去了三分。

“姐姐这是遇上什么喜事儿了?”

都知道含翠素来稳重,极少出现这种明显的喜形于色,锁青掩门放帘后有些疑惑地问道。

含翠也不理锁青,只是把手里的书信和木剑往黛玉手里一塞,就这样笑着看她。

吾妹芳启

看到这四个字黛玉就明白是怎么回事,瞥一眼偷笑的含翠和反应过来的锁青,捏了捏信封的边角,终于还是忍不住打开拿出了绛玉给她的信。

黛玉吾妹,见字如晤。

岁月易得,不觉离家半载,心似浮江萍,身如不系舟。念及家中父母幼妹,常有所虑,通夜不暝,遂托剑为鸿雁,裁书以叙心,聊表离愁。

慈母沉疴,药引已得太半,毋需忧心。父亲勤于王事,夙夜忙碌,恐身有不虞,望妹时时规劝,以免病结暗生。

你我虽为姊妹,亦是知音,追思昔日坐论卧谈、把臂同游,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历历犹在心目。今远在东山,事无可及,若有不能决者,可手书一封悬于剑上,三日自回。

妹喜吟咏,愚姊素知,怎奈不擅诗词之道,只得胡诌几句。

书不能悉意,乞妹务以将养身体为念,自加珍爱,暇时勤修秘法,候我归来。

最后一页是一首西江月

春尽看花幽径,云深望日回廊,薄衣月下风凄凉,此意怎堪回想。

孤雁书如天远,独影夜似年长,敲窗冷雨晚来霜,更在潇潇枕上。

黛玉看完后,心中晴了大半,又取了那把木刃端详着,见薄刃作得精致,柄上刻两个小小的字“葬歌”,心里喜爱就拿在手上把玩着,又见锁青鬼头鬼脑地探头来看,笑着把绛玉的家书递到她手上。

“来,你把这个读一遍。”

“啊?”

锁青一听就苦下了脸,绛玉这封信虽然比给林如海的要短很多,但也不是刚学字的锁青能念出来的。

看到锁青的苦瓜脸,黛玉含翠一同笑出了声。

林府后院沉闷的气氛中,也多了三分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