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 长月怒潮(2)(2 / 2)

门下人海拥挤不堪,前是混杂的兵将,后是看不到边的平民。原先跟来的平民都适当地保持距离,或许是带着观战的热闹,跟随起哄,表达对太后,对时局的一些不满。而后,随着后来人越来越多,他们终于混杂于军伍中,一起附和大喊,袒胸露臂。</p>

鲁直仔细看了一下,便注意到城门前几举稠密的火把间,树枪的大兵们拱卫着两骑。</p>

左侧一人面目温文,若是不是那起带着狂热的激奋,众人便可透过他的戎衣,一眼就知道他是一位饱学儒子,谦和的君子。是的,是他,太傅杨峻,鲁直辨认后便感觉到不可思议。</p>

往常他留意过这个人,这位太傅时时都是温文有礼,有着无人与之争锋的风度,鹤立鸡群,飘逸出众,虽然凝视自己时目光冰冷而忧郁,但那种文质还是显露无二。他怎么换上了一身戎装,做这些大逆不道的事呢?鲁直不明白。</p>

他又看第二人,认得那人是王室子弟,北护军秦伤。他虽是出了名的铁血,但为人也是忠心不二。怎么会猝然作乱?鲁直更不明白。</p>

鲁直看向城下,城下也看到了他。他立在那里,手持长剑,褶衣铜肤,给人一种深刻的质感,就像是石头凿出的棱峰一样,任凭寒风紧吹,却丝毫不动。他那灰色的眉毛怒张,火光照耀在胡子上,瘦脸上,活脱脱地带有一种鹰鸠的苍兀。</p>

杨峻扬头和鲁直对视,双方寸不避让。两人都知道,惟有气势盖过对方,才会在底气中坚定自己所行的才是王道。杨峻在对垒中分出心神,给身边的秦伤说:“为了国王,攻进去吧?!”</p>

“这城门是先王所修,耗费极巨,怎能破毁?”秦伤犹豫不决说。</p>

杨峻怒目回视,愤然说:“你奉有天子诏书,怎么顾及这么多?”</p>

“待我责问鲁氏逆臣一番,这就攻城!”秦伤边行马上前,边说。</p>

“秦伤,你乃宗室,为何从人反叛?!速速遣散众人,然后到廷尉处自陈!”鲁直大声喝问。</p>

“我有王诏!来擒你等祸国奸贼!”秦伤大声说,“快开城门,速行冠礼,让我王亲政!”</p>

“谁是奸贼?!我乃先王亲任丞相!你要讨何人?不是反叛是什么?是救驾还是还劫驾?!快快下马,收众回营!”鲁直大喝,但心中却也咯噔了一下,暗想:难道真是国王年少不懂事,竟发诏书亲政?</p>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杨峻也拍马上前,扬首讨呼,手中还拿出一卷黄绢,并转手给众人看,“天子另一诏书,已经送往各地!太后乱国,谋逆之心人人可见……”</p>

完了!鲁直对天长息。</p>

应不少兵书所言,靖康军多举一地之兵,地方渐重,他翻阅四世的起居录时,亲见里面多有担忧,到晚年一直想亲力改革军政。如今,国王年幼,王权不振,这一诏书非惹得各地竟相檄文,私扩军伍不可。接着,各路人马为国之心真假难辨,以君为由,反问国母,岂不要天下大乱?!</p>

但他也知道,自己在言语中半点也不能软弱,否则连眼前都过不去。于是,他怒问:“天下是何人之天下?!太后谋反,前所未闻!母仪天下之人,谋为何反?你杨峻矫诏误国,冥冥中不怕神灵?!”</p>

“那朝廷为何胡乱抓人?”有人大声问。</p>

鲁直放眼一看,见是一名军官在振枪责问,顿觉难答。他早就知道太后为谣言之事抓杀无辜,却万万想不到会闹出这么大的风波,便只得为她推委说:“既有矫诏,自然会有矫令!此事,我自当查明。”</p>

接着,鲁直斥退城楼怒张的士兵,他一脚蹬于跺口,丢了长剑,双手用力扯开衣裳,展干骨老胸于城门之上,激动怒吼:“你等谁要从反,射杀你们丞相就是!我自受制以来,夙夜未曾安歇,兢兢业业,为朝廷尽心,只求咱大靖康国国泰民安!”</p>

“兵灾,旱灾接连而降,物价飙升,流民四起,圣王驾崩,天下苍生疾苦难返。此时,我等应该戮力同心,共图天下大治才是。我知道你们心中有很多疑问,责问朝廷为何与西庆议和,责问朝廷为何连死罪都可用赎金来免?可几人知道朝廷的难处?内外无钱,国库空虚?拿什么给别人打仗?拿什么做朝廷俸禄,军中粮饷?拿什么安置流民?我至受任,捐尽家财!为何?咱大靖康国不能倒!你等困苦,朝廷也困苦。你们今日因困苦轻信矫诏,同室操戈,忠义何在?明日作何?”</p>

鲁直在冷风中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浑身瑟瑟发抖。他本来就因白眼,不受信任而四受排挤,如今感受交织,眼泪全凝于旷中,晶莹发亮。这会更是句句真心,字字沤血。</p>

无论从推十五岁的王子还是后出举措,他从未偏离国家,另存私心,仅仅是为了调和矛盾而已。可在各派中,他都落不得半分好,身为丞相,处处都是掣肘。他有什么办法?有什么回天之力?他真想坐下来哭一番,然后大开城门,放人入内,让他们看看,最终会怎么样?是能救天下,还是能救君王。</p>

同时,他又为杨峻痛惜,他知道,无论那诏书是真是假,无论他杨峻本心何在,那都是祸国殃民。无论王卓还是太后,他们为何不敢直接角逐?实际上都是忌惮自伤!今日就算这些人进得城,废了太后,可天下让谁掌管?城外大营作何反应?</p>

以自己的都城作战场,除非能有绝对实力,威信,大得人心,另有安邦之策,才有那么一丁点拨乱救国的可能!试想,即使无诏书发向四地,京城乱了,王室权威丧失,畿辅京城因拼杀而无可用壮丁,地方将有何反应,那些拥兵在外的将军们会去做什么?</p>

(全本小说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