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不周山的忧虑(1 / 2)

 封楚要塞的战斗已经进行了四个多时。城头之上,双方纠缠得很是缠绵。十八牙营早打得疲了,被替换下来。现在站在城头的是梁树声的左翼独立师一部万余人左右。</p>

与之相持的是灭风一方万余人。</p>

城头空间不大,站上两万人已经是极限。这些人挨挨挤挤,灭风一方自然是想将敌人一鼓做气打下去。但失了先手让敌人登城成功,再想将其打下去可就不容易了。</p>

不周山一方彻底拿下城头的动力似乎不足,并没有动大规模的冲锋。但混战到现在,城头包括箭塔、箭楼等等的城防设施早被拆掉。</p>

与其双方在争夺城头,倒不如是在争一处光秃的山头了。</p>

灭风一方开始时还有补兵的优势。毕竟他们是有登城石阶的,但这种优势在牙营最初登上城头后就不复存在。</p>

开始时随法系师推来的工程设备完全曝露出来,并到了最前线。一共五十多架登城梯,不周山的财大气粗直接将城防优势抹平。</p>

另外五十多架是造型奇特的箭塔。采用螺旋式设计,不用时并不很高。若要使用只需几个士兵在下方摇动把手,这箭塔就旋转着向上拔升起来。</p>

因为结构的问题,这箭塔非常稳固,也可以升得更高。而且在拔升到五十米后相邻的箭塔还有相互支持的结构,彼此算是连成了一体。</p>

若是普通骑十团用得起这种箭塔,上面也多只能站上十来个猎人射手。以不周山的财力,那上面却只有两个士兵,但操纵着的是一架大威力的工程巨弩。时不时居高临下对城内扫射一番,封楚要塞守军打得别提多窝火了。</p>

廉鸠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城头的战事。一旦现敌人派了援兵自己也派上一些,让城头保持住平衡之势。</p>

这种战术俗称添油战术,是实实在在的消耗战。</p>

苏开复看了许久大概也看出是在打消耗战了。每个士兵的阵亡可都是钱呀,因此心疼得难受。转脸吸着凉气对廉鸠道:“大都督,为啥不一股做气拿下这封楚要塞?以我们的战力,这应该不难吧?”</p>

廉鸠笑了笑,放下望远镜认真地解释道:“以我们的军力,拿下这里并不困难。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灭风的大部主力持续在围剿王弘毅残军,至今未能尽全功。又要防着条顿一方,因此在这里死抗我们的意图并不坚决!建这封楚要塞耗资繁多,却更多是用来试探罢了!”</p>

“试探啥?李随风不会就这么把要塞送我们了吧?”苏开复想到那日楚江并不将要塞放到眼里的语气,直到此时才明白过来一些。</p>

“当然不会白送我们。这要塞主要用来试探两个方面。一个是试验我们大团长有没有勇气向灭风这个庞然大物挑战,第二个就是要试验我们的战斗力。”廉鸠缓缓着,其耐心令一边的曾义文和庄静儒频频侧目。</p>

以两人的想法,这样解释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就算你解释了这苏开复也不一定能够理解上去。廉鸠的想法和两人并不完全相同,不解释总是不明白。更何况,苏开复对不周山的资金支持力度实在很给面子。</p>

“那……灭风有没有试出什么来?”苏开复紧张地问。好像自己有什么好东西要被别人现了一般。</p>

廉鸠转头,目视城上的惨烈厮杀低沉道:“当然试出来了。从开战至此时,城内援军新增两万,已经接近七万众。显然,他们是想在这里死抗我们了。抗得住,我不周山必然士气大跌,甚至很可能会因此而生将士流失,从此一蹶不振再无力南向的结果!”</p>

苏开复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看封楚要塞,又看看廉鸠。脑袋迅地转了好几次才道:“那……那为啥开始时不一鼓作气拿下这里?那时候我们的兵力占有优势,城也登上去了。猛攻之下应该有把握拿下的吧?”</p>

廉鸠笑道:“那时当然能拿得下。现在……也是拿得下的!”</p>

苏开复听他这样才长舒口气,至少放下一半心来。不知怎么的,他总觉得这瘦子比别人可靠得多。他能拿下,那就一定能拿下。不过他还没解释为啥不在一开始就攻下封楚要塞的问题,想来现在城内守军还在嘲笑自己这边的人不懂得把握战机呢。因此,他瞪着眼睛等着下文。</p>

廉鸠并没有让他等待太久,缓声道:“苏兄也知道大团长带中央军跳到了敌后。我们多拉扯些敌军过来,他们那边或可收到奇功也不一定。”</p>

“而且,我们也在试探!”廉鸠用力按着脑门,似乎也有些焦燥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