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正泰殿元玄解天机(一)(1 / 2)

 却说元玄出了娲皇宫,本来要直接去老君山八景宫拜会老君,跨上墨麒麟略一掐算,才觉时机尚不成熟,却只好驱墨麒麟回阳池日宫了。</p>

如今阳池日宫中圆日和玄月已经都长大了,相对世间凡人来说,都是有十**岁模样了。</p>

二人偶尔下山历练,或者去广寒宫看看母亲望舒,这日回到阳池将父亲远不在,刚在阳池上的“空中花园”中欣赏景se片刻,却见风动处,墨麒麟踩云而来,上面坐的正是外出返回的父亲。二人急忙喜洋洋的上前见礼。</p>

“父亲,何时出关的?怎么还外出仙游去呢?”玄月如今已经长成了婷婷玉立,风姿卓然,美貌不下望舒的美丽仙子,比小时候娴静了许多,见到许久闭关未见的父亲,虽然高兴,却不再是小时候每每见到父亲便如乳燕归巢一样。</p>

“两个小家伙都长大了。为父闭关将近千年,不想你们如今不禁长大了,道法法术也是大涨了。”元玄谈笑间落下墨麒麟,站在了地上,上前拉着一对儿女仔细的端详着。</p>

原来自从轩辕乘龙登仙后,元玄就交代了门下几位弟子,依照以前旧例,各在山门调教弟子,下界参与人间之争即可。</p>

如今看着一对儿女,元玄也不由想起门下众位弟子来。左右牵着圆日和玄月道,“待会我传你们一干师兄师姐们来,如今我千年不出关,趁着天机大变,正好相聚一下。”</p>

圆日和玄月虽然经常外出见到几位师姐和师兄,但是一干玄天道弟子却很久没有聚集过了,听了元玄这么说,都极为高兴。</p>

却说元玄拉着儿女到了正泰殿,摇动混沌钟,钟声清越,不多时已经传到了玄天道各位弟子那里。</p>

父子、父女三人尽情说话,不到一刻钟,纯阳子(扶桑子)第一个到了,接着则是羲和、云霄、琼宵、碧霄三姐妹,后面则是大鹏、毕方、英招、六耳、延生、神农几人。</p>

话说元玄从神斧幻境中得知羲和就是当年他在甘水羲和国所见的羲和,却也没有为难他,只是他重回洪荒后,便将一切隐患都消除了。如今羲和也未恢复女儿身,仍旧做的是元玄的弟子羲和。</p>

不说这些,却说元玄门下众弟子都到了正泰殿,门下众弟子都献上七宝仙珍孝敬元玄,元玄喜不自禁,看着一干弟子,极为满意。</p>

“你们如今都在忙些什么?”元玄见门下弟子安静下来,发问道。</p>

“老师,最近我们都在关注那商纣王讨伐冀州侯苏护的事情。如今虽然大劫方开,但几方却都已经各派门人开始了争斗。却不知老师如今出关后,对弟子们有什么训示?”纯阳子上前第一个说道。</p>

其他玄天道弟子都点头同意,看着元玄等他分说如今天下大势。</p>

却不料元玄却笑道,“为师千年未出洪荒,却不想你们如今竟然都看的如此长远,只是这天下大势如今分析还早些,来为师这就让你们看了这件大事后,我们再仔细说这天下大势。”</p>

元玄说罢,右手食指往正泰殿下一划,便见一面景象出现在了众人面前,玄天道一干弟子门人都用心去看。</p>

放眼看去,却不想正是商纣王讨伐苏护,西伯侯姬昌书信劝告苏护后的事情。</p>

话说玄天道弟子从元玄放出的景象中看到散宜生接了回书,回西岐禀明姬昌后,大帐之中崇黑虎上前对苏护说道:“仁兄大事已定,可作速收拾行装,将令爱送进朝歌,连恐有变;小弟回去,放令郎进城,并与家兄收兵回国,具表先达朝廷,以便仁兄朝商谢罪。不得又有他议,致生祸端。”</p>

苏护这才放心道:“蒙贤弟之爱,与西伯之德;吾何爱此一女,而自取灭亡哉?即时打点无疑,贤弟放心。只是我苏护止此一子,被令兄囚禁行营,贤弟可速放进城,以慰老妻悬望,举室感恩不浅!”</p>

黑虎曰:“仁兄宽心,小弟出去,即时就放他来,不必挂念!”二人彼此相谢。</p>

黑虎出城,行至崇侯虎行营。两边来报:“启老爷!二老爷已至营门。”侯虎急忙传令,讲黑虎进营,上帐坐下。</p>

侯虎曰:“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恶,今按兵不举,坐观成败;昨遣散宜生来下书,说苏护进女朝商,至今未见回报。贤弟被擒之后。吾日差人打听,心甚不安;今得贤弟回来,不胜万千之喜!不知苏护果肯朝王谢罪?贤弟自彼处来,一定知苏护端的,幸道其详。”</p>

黑虎厉声大叫曰:“长兄!想我兄弟二人,自始祖一脉,相传六世,俺兄弟系同胞一本。古语有云:‘一树之枣,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贤有愚。”长兄你听我说:苏护反商,你先领兵征伐,故此损折军兵;你在朝廷,也是一镇大诸侯,你不与朝廷干些好事,专诱天子近于佞臣,故此天下人人怨恶。你五万之师,总不如一纸之书。苏护已许进女朝王谢罪,你折兵损将,愧也不愧?辱我崇门。长兄!从今与你一别,我黑虎再不会你!两边的,把苏公子放了!”两边不敢违令,放了全忠,上帐谢黑虎曰:“伯父天恩,赦小侄再生,顶戴不尽。”</p>

崇黑虎曰:“贤侄可与令尊说,叫他作速收拾朝王,毋得迟滞。我与他上表转达天子,以便你父子进朝谢罪。”</p>

全忠拜谢,出营上马,同冀州不提。崇黑虎怒发如雷,领了叁千人马,上了金睛兽,自回曹州去了。且说崇侯虎愧莫敢言,只得收拾人马,自回本国,具表请罪不提。</p>

单言苏全忠进了冀州,见了父母,彼此感恩。苏护曰:“姬伯前日来书,真是救我苏氏灭门之祸,此德此恩,何敢有忘?我儿!我想君臣之义至重,君叫臣死,不敢不死;我安敢爱惜一女,以自取败亡哉?今只得将你妹子送进朝歌,面君赎罪,你可权镇冀川,不得生事扰民,我不日就回。”全忠拜领父言。</p>

苏护随进内,对夫人杨氏,将姬伯来书,劝我朝王一节,细说一遍。夫人放声大哭,苏护再叁安慰。</p>

夫人含泪言曰:“此女生来娇柔,恕不谙侍君之礼,反又惹事。”苏护曰:“这也没奈何,只得听之而已。”</p>

夫妻二人,不觉伤感一夜。次日点叁千人马,五百家将,整备毡军,令妲己梳洗起程。妲己闻令,泪下如雨;拜别母亲长兄,婉转悲啻,百千媚态,真如芍弃笼烟。梨花带雨,子母怎生割舍?只见左右侍儿吾劝,夫人方哭进府中,小姐也合泪上车,兄全忠送至五里而回。</p>

苏护后保妲己前进,只见前面打贵人,一路上饥餐渴饮,朝登紫陌,暮践红麈。过了些绿杨古道,红杏园林;见了些啼鸦唤春,杜鹃啼月。在路行程,非止一两日。逢州过县,涉水登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