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剿匪(1 / 2)

 “好啦,你们别光知道打打杀杀,出些馊主意,这种气话根本伤不了曹操分毫,有什么用啊!”殷丞被吵得头痛,不得不开口约束一下会场纪律。</p>

“是啊,我等终究还是汉臣,虽然现在汉室衰败,我们也只能阴奉阳违一番,明目张胆地对抗,还是很不理智的。”在场的人中陈宫岁数最大(黄忠不在这里),资格也很老,他的话很多时候还是能够服众的。</p>

“不能硬抗,那就只有拖延了。就说要回益州需要大量粮草、物质,如果不准备齐全是不可能回去的。要是实在拖不下去了,就让主公装病,总不至于朝廷会严令主公带病行军吧。”这是鲁肃的主意。</p>

“不行,光拖可不是办法,也许曹操更希望我们拖延时间呢。我们赖在江东不走,自己既困于此,又能遏制住孙策在江东的发现,对曹操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陈宫连连摇头,这和作茧自缚没太大区别。</p>

“对,公台所言极是。我们若是用拖延之法,虽然不必立刻返回益州,可也没有理由继续进攻孙策,留在这里也将毫无建树,不足为取。”徐庶也表示同意陈宫的意见。</p>

“呵呵、呵呵……”此时殷丞冷笑几声,说道,“想要我回去没那么容易,没有路让我怎么回去啊!哈哈”</p>

“主公,这是何意?”鲁肃问。</p>

“我军回转益州只有两条通路,一是经荆州转道巴州,想必刘表是不会让我们从他那里借路的吧。另一条就是我们来时的路,只要此路不通,我们又怎么可能回去呢?”</p>

“主公的意思是让交州士燮出面上书朝廷,由他来拒绝我们通过,就像刘表一样?”赵云问道。</p>

“不是,虽然这也是一个办法,可一来上书朝廷时间太长,不能解我燃眉之急,二来也不足以给我们制造继续攻打孙策的理由。”</p>

“哦,主公心中想必早有良策,肃等愿闻其详。”鲁肃恭恭敬敬地请教道。</p>

“我若回军,则需经由建平、建安、南平一带,明日将得战报,建平等地有山贼作乱,我军归途已绝,只能滞留江东了,需怨不得我。”</p>

“明日战报,主公现在如何得知?”典韦傻呵呵地问道。</p>

“笨!我说可以就可以,实在不行你去给我扮山贼!”殷丞抓起一册书简朝典韦头上扔去,典韦咧嘴一笑,不慌不忙地低头躲过去了。</p>

“妙,此计可行。可让于吉派些弟子去建安等地闹上一闹,然后我军再去剿匪。山贼熟悉地情,我军远来非其敌手,连日与战频频失利,只得掉丹阳、永平等处兵马前去助战。既可拖延返蜀之期,又可诱使孙策来夺丹阳、永平,我军便可化被动为主动矣。”徐庶大叫道。</p>

“且慢!此计虽好,然黄琬宣旨后不愿返回却定要留于军中,想必不肯轻易放过我们,有他在此,只怕此计多有波折啊。”鲁肃双眉紧皱,道。</p>

“无妨,此计本就瞒不住明眼人,只是黄琬手中没有凭证,也需拿我们没有办法。黄琬唯一能为难我们的只有‘讨贼不力’这一点,但是我们尽可推脱说山贼势猛,一时恐难尽全功。若是他还是不信,那就只能让黄太仆去当个监军,亲自到建安看看我军将士是如何‘血染征袍’的。”殷丞阴恻恻地说道。</p>

“啊?还让黄琬当监军,那不是更乱了嘛!”典韦又不懂了。</p>

“怎么可以这么说呢,黄太仆心系国家安危,亲往叛贼巢穴督导战事,我们应该由衷地景仰才是!不过,刀兵无眼、忠烈蒙难,唉……阿弥陀佛!”殷丞双手合什宣了声佛号,一幅宝相*的样子。</p>

“啊,那我现在就去准备准备吧。”魏延笑着起身朝外走去,走到半道又转头问道,“以太仆这种规格,棺木该用什么材料?”</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