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迎亲队(1 / 2)

 殷丞聚将议事,身在成都的人很快就都到齐,来不了的那些也只能事后通知了。此事帐下内政型人才大多不在,只留下董和、虞翻二人;赵云、高顺在练兵;百纳图、射闻在朱提;李严、文聘、张松、秦宓在永安;张任、法正、张翼、黄权在南郑;出席庭议的人有魏延、魏兴、严颜、黄忠、甘宁、吕岱、典韦、张秀、吴懿、陈宫、徐庶、项书、董和、虞翻等一十四人,由董和负责记录。</p>

一开始先由魏兴将贾诩的阴招向大家重复介绍了一遍,在座之人听后有的傻乐、有的苦笑、当然还有起哄的,令殷丞头痛不已。玩闹过后,正式进入话题。</p>

“主公,时间刚好,三天前子龙使人来报,说是集训已毕,还考虑什么啊,出兵吧。”甘宁一幅蛮不在乎的样子抢先开口。</p>

“不、不好吧,抢亲耶,不大好看啊。”第一个开口反对的,居然会师典韦,这让大家小小地意外了一把。</p>

“是啊,是啊,我也这么认为。文和此举过于冒失,只怕会陷主公于不义,更会使主公名望受损。”虞翻表示支持典韦。</p>

“没错,若是让外人知道此事,只怕他们会觉得主公过于……嗯,好色了些。而且,我们此去江东路途遥远,待到彼处,想必孙策早已成亲,总不见得要让主公再娶那有妇之夫?”吴懿似乎也不太赞同。</p>

“此倒不妨事。”徐庶以少年却做老态,摇头晃脑地说道,“文和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他去提亲之时,乔玄尚未应承孙策婚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主公至今未有正妻,何来好色可言。至于说孙策嘛,他的婚事只怕没那么容易举办。只要我滇军一入江东,在和孙策分出胜负之前,那乔玄必然会想尽办法拖延婚事,二乔至今尚属幼齿,找个理由定然不难。一旦我军胜了孙策,乔玄必将自动献上二女,以搏主公原宥。”</p>

“就是这样,文和先生也是这么和我说的,元直大哥见识不在贾先生之下啊。”魏兴拍着手道。</p>

“等等,你们刚才一直说二乔、二乔的,难道文和是替我同时向两个人提的亲吗?”自从听了魏兴带来的消息之后,殷丞的脑子始终处于迟钝状态。</p>

“那是。”“当然啦,这还用说。”魏兴、徐庶脱口而出。</p>

“为、为什么?”一网打尽的事,殷丞只敢想,可贾诩却敢做,也不知道是不是该谢谢他。</p>

徐庶刚想解说,可魏兴却道:“主公您猜呢?”</p>

“猜个屁啊,快说!”殷丞感觉自己像是马戏团的小丑。</p>

“还是我来说吧。”徐庶拦住了魏兴继续作怪,“文和若是只向一人提亲,也许我们不但不会和孙策结仇,没准还成了亲家,那时就没理由干涉江东事物了。”</p>

“此言何解?”</p>

“孙策带同周瑜一起去提亲,可乔玄当初只和孙策一人有过约定,却与周瑜无关。孙策提亲那是必需要成的,不然颜面有损,不利于将来发展,可周瑜的提亲成不成就没关系了。为了避免孙策过早与主公产生冲突,那周瑜很可能会退出求亲,却让主公和孙策各娶一女,那样的话,贾诩之谋反成笑谈。”</p>

是这样吗?听起来好像蛮有道理的,不过幸好乔玄只生了两个女儿,要是生他十个、八个的,自己这里可就乱了套啦。</p>

听徐庶这么一分析,这事还真的有可能成。如果能够在毫无损失的条件下娶到二乔,殷丞当然不会反对,二乔诶,想想就流口水。当然啦,有些事是他想不到的,就在殷丞流着口水YY二乔的时候,他家的葡萄架却倒了。</p>

“行了,既如此,我们还是说说出兵江东的事吧。主公,忠请为先锋,去会一会江东孙郎。”作为武将,黄忠对打仗更感兴趣。</p>

“汉升,汝子年幼,家中也需照应,此次江东之行,汉升就不必去了吧。”黄忠幼子不满周岁,想到这儿,殷丞劝解道。</p>

</p>

“是何言!我子安居成都,自有主公照料,何需老夫费心。主公不欲我去江东,莫非嫌我无能?”黄忠对殷丞那是死忠,怎么可能甘心留在成都看热闹。</p>

“汉升,我无此意。”殷丞很无奈,这群猛将这么老来这一套,烦不烦!</p>

“主公不必多言,此次先锋我是当定了,谁想抢这个位置,先和我过上百招再说。”黄忠斩钉截铁地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