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领队的烦恼(1 / 2)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华佗都应该比卞喜更适合当这个领队,但殷丞最终选择了卞喜。选择卞喜的原因只有一个,殷丞觉得他实在没能力让华佗对自己言听计从,这老头犯起倔可六亲不认的,像华佗这样的奇人一般都有些怪脾气,殷丞伺候不了。</p>

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童子军会是殷丞着力培养的重点,只是由于这些小孩本身条件有限,殷丞也没给他们制订太高的训练目标。如果这些童子军能像后世的黄埔军校那样,涌现出无数璀璨的将星,殷丞自然不会有任何不满,但这是不现实的,这些孩童中估计连认识字的都没几个,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呢。殷丞的目标是把这些童子军培养成一支组织严密,战斗力超群,完全听从指挥的精兵,就像陷阵营、就像白耳兵、就像白马义从。</p>

像这样的一支极品小部队,对领队的要求是很高的,陷阵营的领队是谁,是高顺;白耳兵的领队是谁,是陈到;白马义从更是由公孙瓒亲自统辖。和他们比起来,卞喜只能算根葱,但殷丞现在手里只有这根葱可以挥舞一两下。</p>

殷丞也曾想过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先不设童子军的领队,暂时由自己兼着。表面上来看,殷丞当这个领队没用任何不妥,可殷丞想得更深,他发现如果这样做的话,可能给自己这个小集团埋下隐患。</p>

殷丞当童子军的领队,洪谷村民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项书、钟离煌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会有什么想法呢。不管是洪谷一派还是项、钟离一派,现在都算是依附在殷丞旗下,他们能得到的利益和殷丞是息息相关的,殷丞好则他们也好,所谓水涨船自然就高。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会无条件支持殷丞,寄望殷丞能替大家争取到更大的好处。</p>

</p>

如果殷丞当了童子军领队,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殷丞这个光杆司令是在培养自己的亲信。这些小孩虽然年幼,可十年光景转瞬即过,十年后他们可都成年了。到那时,作为殷丞的亲信,他们正好顺手接过其他人十年来的奋斗果实,而其他人自然就很光荣地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一颗璀璨的垫脚石。这样的结果是任何人都不愿意接受的,事实上也不能说殷丞就完全没有这种打算。</p>

现在童子军还太小,不但帮不上殷丞的忙,甚至还是殷丞的负担,没有了洪谷村民和项书等人的大力协助,殷丞可就彻底玩完了。为了避免他们受到刺激后对自己离心离德,殷丞这个领队还是不方便当的。</p>

由卞喜当这个领队,实质上是换汤不换药,为此殷丞还另外增加了一个安排,他没让华佗这个‘祸根’闲着,给了他一个‘教授佐领’的称呼,让他协助卞喜一起管理这些童子军。殷丞给华佗的理由是希望他能在这些小孩中挑选一些可造之才授予医术,他当了这个教授佐领之后,可以更方便了解这些孩子的能力、熟悉他们的脾性。</p>

殷丞对村民和项书他们就不是这么说的了,他对他们说这些童子军的领队其实是华佗,这些小孩都是冲着华佗来的,由华佗出面管理孩子们会更加方便一些。不过华佗毕竟年长,而且还有很多重要的事物需要由他亲自操办,所以才让卞喜协助华佗一起管理这些小孩。让卞喜去帮华佗的原因是他和华佗比较熟,前些日子卞喜还有伤在身,经由华佗医治之后,现在已经行动自如了。由于治伤的关系,卞喜和华佗接触的比较多,自然比别人更加熟悉一点。</p>

在做完这些表面工夫之后,那些人还会怎么想,殷丞可就管不着了。如果他们还要怀疑殷丞以后有过河拆桥的可能,那也只能随他们怎么想了。</p>

童子军的第一任领队卞喜只是殷丞的牵线木偶,很多事都是殷丞在后面遥控指挥的,卞喜的能力确实让殷丞很不满意。在一开始定下卞喜当领队之后,殷丞还安慰自己也许这个家伙能够胜任这样角色也不一定,毕竟卞喜作为一个被人鄙视的黄巾降将,能在名将如云的曹操手下被曹操看中,托以军政大事镇守一方,应该不会太过无能,可惜事与愿违啊。</p>

和卞喜接触渐多之后殷丞才知道,这个卞喜可不是殷丞知道的那个卞喜,一个人的能力和他的经历是有很大关系的,同样的卞喜被不同的生活道路造就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有一次,殷丞开玩笑地问卞喜为什么不用他的流星锤,在殷丞的印象里,卞喜善使流星锤,在伏击关羽的时候用的也是流星锤。可卞喜很奇怪地回答殷丞,他从来没用过流星锤,这个回答让殷丞有点瞠目结舌,好在卞喜随后就解开了殷丞的疑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