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 / 2)

 回到家,张文豪就直接来到正院,跟家里人讲了今天发生的事情。</p>

“看来宫里已经东西咱们这段时间行事的缘由。”</p>

张壅听了弟弟的话,马上说道。</p>

“看来咱们之后要小心了,不知道是否会有后招。”</p>

相比于张壅的谨慎态度,张家大儿媳刘氏反而很乐观。</p>

“应该不会了,既然他们知道了咱们的态度,想来不会再做些什么了。”</p>

“毕竟如果新帝想要拉拢老臣,还是需要咱们家助力的。”</p>

“所以,我觉得宫里不光不会出手对付咱们,因为无法联姻,反而需要更加的优待咱们家。”</p>

刘氏的一番话,张文豪是很赞同的,既然联姻这条路走不通了,还不能放弃张家的关系,那么就只能在其他的地方做文章了。</p>

</p>

上首的国公夫人听了儿女们的话,笑着说道:“不必过分担忧,咱们张家效忠的从来都是朝廷,没有其他的心思,行得端,不需要担心其他的。”</p>

这话听上去是有些理想化,从来都不缺小人,但是之所以能说出这番话,自然有底气。</p>

张家世代都是行军打仗的,现任国公在军中提拔了多少人才,各个地区的守备府都有国公府的门人。</p>

大公子张壅走了文臣的路子,已经是官居二品,亲家是陇南的豪门望族,经营着全国前三的书院,门人遍天下。</p>

老二反而是行军打仗的好手,如今立了功,也是殿前司副指挥使。(新帝还未登基,所以职位还不是顾廷烨的。)</p>

将要结亲的亲家虽说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是姻亲也是各个不凡。</p>

并且,由于最近的一波操作,盛家彻底被天下寒门学子认同,这也是不小的能量。</p>

再说小女儿,与之订婚的郑家,那也是跟英国公府能够平分秋色的人家。</p>

所以,他们张家怕什么呢?</p>

皇家想动张家,说句不好听的,他真的得思量思量,如果是巧立名目,一个不好就会反噬。</p>

这就体现出联姻的好处了,门当户对,花好月圆时看不出什么,毕竟都是差不多的层次,但是,一遇到事了,那么其中的好处立现。毕竟都是实在的血亲,而且,利益休戚与共。</p>

张壅虽然还是有些担心,但是既然母亲这么说了,他也就不说什么了。</p>

而且他也知道,张家有这个底气。</p>

当下,众人也就不在针对这个话题在说什么了。</p>

忽然,一直沉默的张桂芬对张文豪说道:“二哥,这马上就要成亲了,怎么没见你找小嫂子联络感情啊?”</p>

张文豪听到妹妹的话,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听你这话的意思,郑二最近经常找你来联络感情啊?”</p>

张文豪的话,让众人均将目光投向了张桂芬。</p>

张家不愧是武将世家,门风彪悍。</p>

如果是一般的人家,听到这个消息恐怕都要让闺女去跪祠堂了。</p>

可是张家的每个人都兴致勃勃的看着张桂芬。</p>

刘氏还打趣道:“看了这未来妹夫还是个知情识趣的妙人啊,这都知道哄佳人欢心啊,我以为还得是一个什么不懂的莽夫呢。”</p>

说着看向国公夫人:“这下母亲可以放心了,妹妹嫁过去之后,肯定不会闷了。”</p>

张桂芬没想到,本来是想要打趣二哥的,这竟然引火上身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