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恩师樊奎,极兵之道(1 / 2)

 龙德年间,后梁雄踞河南、山东两地,与晋王征战多年。两国交锋,战火殃及黄河下游一带,民不聊生。邹华峰的授业恩师姓樊名奎,原是后梁的名将张归霸的偏将。后来主将病死,看透后梁朝野,随即辞官回到山东老家,重操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做起了屠户的生意。

当年后梁弑父篡位,杀兄夺权,早就是一团混乱。樊奎看在眼里,甚是难受。主将张归霸用命拼来的后梁江山,就这么毁在朱家的手中,老侠客也是五味杂陈,愤懑不已。每日将一腔怒气发泄在猪羊身上,但凡他操刀的畜生,都是一刀头断,血洒庭院。

久而久之,渐渐对于屠宰手段有了兴趣,一门心思放在了屠宰事业上。每每动手,就开始研究哪里下手,几分力道,角度几许才能最快最省力的屠宰一只畜生。随着钻研,他宰的猪、羊品相好,时间短,又干净。成了当地有名的屠户,不少人拎着好酒,慕名从临村赶来,就为了能让其宰割。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小说app,【\咪\咪\\app\iiread\】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随着屠宰的精进,这樊奎发现,自己在功夫上,也有精进不少。尤其在对刀、剑兵刃的运用上,又多了几分体悟。要不然说,自古屠户多英雄,例如专诸、荆轲、樊哙、张飞都是屠户出身,又都是武艺高强之辈。

这樊奎本就是沙场上征战多年的武将,如今又经沉沦,在屠宰之中领悟一条习武之道。正逢当时后唐攻梁,梁灭。邹华峰一家老小被战火侵袭,最后就剩了他孤身一人,乞讨为生。樊奎未婚无子,看这孩子年幼可怜,就收了入门。说是收徒,却跟对亲儿子一般无二,照顾的无微不至。

老头年岁大了,为了不让一身技艺带入棺材,倾囊相授。尤其在兵器的运用之中,颇有见地。邹华峰若论资质,其实真的平平,可耐不住高人悉心指教,以及自己的勤学苦练。一晃十年,白日里,邹华峰跟师傅屠宰为生,夜里苦练武艺,悉心学习。带邹华峰出师之时,正好年满二十。

这屠户家,最不缺的就是酒肉。小的时候就比别的孩子强壮不少,如今更是虎背熊腰,典型的山东汉子。原本二人相依为命,倒也太平。

可惜后梁龙德三年后唐大军于郓州一战,大败梁师,擒王彦章,乘胜进取大梁。与此同时,战后瘟疫爆发,百姓被病魔所扰。老侠客樊奎因染瘟疫,不治身亡。邹华峰最亲之人离世,自己苦的是死去活来。乡亲们几经劝阻,这才让邹华峰渐渐走出阴霾。

按照师傅的遗愿,因自己杀孽太重,前三十年,杀人,后三十年,杀畜。故此希望不要埋葬,而是火化尸体,将骨灰抛掷乡野林间,也算是回归厚土。至于邹华峰,则将自己珍藏的主将龙泉剑相赠,让他行走江湖,另立门户好自为之。

邹华峰凭着一口龙泉宝剑,在山东一带行侠仗义。尤其是后唐入梁,原本想着改朝换代能有好日子过。可惜那唐庄宗李存勖荒淫无度,致使百姓困苦。后梁又是败国之土,受尽了官吏压迫,兵将掳掠。邹华峰也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主,有着山东人骨子里的英雄气概,手持龙泉剑杀了不少贪官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