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卸甲(1 / 2)

 阳翟城中心,大夏皇宫紫禁城百鸟朝凤般接受着大夏子民的膜拜。在这武道昌隆的世界,哪怕是开创了国家建立了王朝,武道修行强者为尊也仍是千古不变的主调。大夏君臣打理政事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武道修行上。偶有大事发生需要商议,应运而生的朝会才会召开。

在这个波诡云谲尔虞我诈的朝堂之上,这是弄权者勾心斗角竞相争斗、场场阴谋交锋的舞台。大夏皇宫,金銮大殿之上。一个身着幽黑镀金锦纹长袍,袍上绘九条活灵活现的五爪金龙的中年男子不怒自威,整襟危坐在辉煌硕大的龙椅之上。这便是大夏之主夏皇。

夏皇之下文武百官分队而列各站其位。左上方武将之首呼延战坐在玉椅之上,右上方与他对应而坐的文官之首便是国师寒浞,寒浞面容和善以手抚须。他二人能得此殊荣不仅是因能力出众,还离不开洞虚之境的强悍实力。其余官员尽皆站立听训。

大夏国师寒浞之下当先一青年,眼神微微眯起双手紧靠弯曲,放在宽大的衣袍之内,气质儒雅卓尔不群让人不可忽视,这正是大夏四皇子燕王夏崇云。燕王之侧琅琊影烨手持羽扇轻轻扇拂着,双眼犀利的环顾四周显得高深莫测。

燕王一生坎坷而传奇,其母孙才人原为宫中一卑贱奴婢,后无意中得夏皇临幸怀上燕王才得封才人之位。燕王势单力薄武道天赋也并不出众,所以从小不得恩宠常常被其他皇子公主奴才百般辱骂欺辱。之后燕王凭借着琅琊影烨的协助和自己睿智的头脑开始在朝堂上崭露头角,慢慢的靠着自己才高行厚、礼贤下士的品德引得朝中大半官员纷纷投效,最后甚至达到了与太子分庭抗礼的地步。

夏皇见人已到齐,左手一转“啪啪”两声就将宽大的袖袍紧紧缠绕在手臂之上,而后左手手掌放在左边大腿之上,右臂手肘支撑在右腿之上,拱背而坐居高临下威严更甚。开口道:“我大夏君臣也有一月未见,今番召你等前来是有几件要事需要与你们共同商议一下。还有三天便是五院新人大会了,还是像往常一般由国师代朕前往与国子祭酒共同主持。”

殿内坐在玉椅之上的国师寒浞与其下方的国子祭酒相视一笑,显然早已达成了默契。寒浞道:“陛下放心,这次大会之上若有技压群雄天资盖世之辈定当向陛下引荐。”

夏皇微微颔首暗道还是国师懂朕,知朕爱才,继续道:“一年之后便是我大夏十年一次的龙虎榜之争,你们应当知道其重要性。这次榜单之争的场所便建在城中心,要豪华瞩目让整个大夏之人共襄盛举,此事便交给冬官司空处理,莫要让朕与大夏臣民失望。”

大夏龙虎榜彰显国威、选拔人才、拉拢民心还关乎到百国大战的名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冬官司空掌大夏邦工早已猜到此事会落到自己身上。殿下冬官司空赶忙恭敬站出应声答是。

夏皇对群臣的表现很是满意,眉头一皱目光锐利的在呼延战身上剐了一眼。而后不动声色的移开,嬉笑道:“老将军戎马一生劳苦功高,大夏的千秋伟业老将军居功至伟。可如今老将军年事已高,朕不忍心再看老将军如此操劳,也庆幸我大夏人才辈出能为老将军分忧之人也勉强有几个。朕也知老将军孝顺,回来陪伴老太君颐养天年可好?”

夏皇此言一出,殿下百官噤若寒蝉鸦雀无声,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老将军功高盖主夏皇来夺权来了。他们早已预料到了此事可万万没想到这么突然,之前竟一点风声也不漏。

呼延战身后的呼延红妆蹙眉看着祖父的白头背影抿嘴不语。呼延战古井无波不悲不喜,不为外物所动语气平静:“多谢陛下体谅,老臣遵命便是,正好以后可以好好管教我那纨绔孙儿。只是副将王离知人善用谋略过人可担当大任替代老臣足以。不知陛下有何另外的合适人选?”

夏皇身旁近侍大太监高伦手中拂尘一摆高声尖叫道:“宣平阳军龙腾将军高括觐见。”

应声而来的是一个身穿锁子黄金甲腰挎三尺宝剑,虎眼、朝天鼻的青年男子。百官议论纷纷,显然此人不是无名之辈。

高括是平阳军大将军洪荣手下的第一猛将。三年前曾统领十万大军与魏国大战获得虎牢关大捷,而后一鼓作气接连攻占大魏十九座城池,打得魏军节节败退从此声名大震。这份战绩在老一辈将领面前不值一提,可在大夏的新生将领中可是首屈一指独占鳌头。而这高括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那便是大太监高伦的侄儿。

夏皇看着英武非凡的高括不无得意,问道:“老将军觉得此人如何?大将军也可考察一番。”

呼延战心里通透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既是陛下亲选,老臣并无异义。”说罢,从怀中掏出了一块虎符和一柄三寸金箭交给了高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