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读书无用论(2 / 2)

刘病已知道自己下的套他们正走得很欢快,便摇着头说:“陶冶性情不假,要做与梅兰竹菊媲美的君子。报效朝廷也不假,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但试问当今天下,可有万千贫寒学子登堂入室的方便门径吗?”

“这……”

众人哑口无言。

“好一个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史游听闻这句惊为天人的话,立马复述出来。

张敞也觉得这说法甚妙,微微点头称赞。

众书生此时互相看看,忽然就开始了对当今察举制举荐人才机制的猛烈抨击:

“如今的学子举于市,需要的门径不外乎依傍世家,成为食客,还要有谏言,帮助主家化了危机,尚有出头之日。”

“虽然朝廷奉行察举制,举贤达能不私谢,但官员们都是任人唯亲,哪有我等没有门路的学子出头之日啊。”

“是啊,如若有途径,我定当饱读经书,苦学苦思,写出天下惊奇文章。”

……

刘病已转头看到其余人正在侃侃而谈,唯独张敞皱着眉头在思索这一个问题。

知道达到了火候,刘病已才开口说到:“这幅画的寓意就在此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乃君子之修为。但读万卷书却不能进入仕途,又有何用啊?卖弄风雅?也终究有玩腻的时候。真是俗话说的好‘学富五车不做官,不如回家卖红薯’。既如此便如此,所以,费脑子读书还不如睡大觉哇!”

刘病已这般解说出来,立在旁侧的陈遵立马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瞧着刘病已,这位素未逢面的人。

其实,他的本意便是一幅写生画作,没想到被刘病已解读出了深意。听了刘病已这般说,他突然觉得自己的画作堪称佳作一件。

周围的人此刻也都拍手称赞起来。

“妙啊!”

“妙啊!”

“妙!实在是妙极了!”

……

众人无不加以赞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富五车不做官,不如回家卖红薯?红薯又是什么?”张敞就爱较真。

刘病已猛然间想到,红薯差不多跟花生一起传入华夏的。

刘病已心里不知道怎么解释时,突然想到这些文人骚客往往五谷不分,五体不勤,忙解释到:“一种我在外地看到的山中野果,当地老百姓指着卖这种稀奇野果换一些吃的。”

“哦,原来如此!”张敞恍然大悟。

刘病已这才如释重负。

史游夸赞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富五车不做官,不如回家卖红薯’。‘又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病已小友真是妙语连珠啊!”

刘病已这才意识到这个时代的语言真是匮乏。

不得不在以后说话时加以小心了。

“病已小友,你既然提到了‘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可有比当下的种种推选机制更好的方法?”有人终于问了刘病已想发挥的问题了。

刘病已思忖片刻,他心想要不要把科举制给说出来?

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