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再临风陵渡(1 / 2)

 不同于来时的万径人踪灭。</p>

今日,冀州的官道之上,往来客商又多了起来,冀州商道再现往日的繁华。</p>

“公子,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没有这么优哉游哉啊!”</p>

四人放马慢行,沈豹不禁感慨道。</p>

相比于来时的一路疾行,现在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游山玩水。</p>

“这是回京述职,反正京城那里有知远和宋先生在,我当然不着急了。这样的机会可以难得得很啊!”</p>

</p>

原本快马疾行一日的路程,四人走了整整三天。</p>

肖韬为人沉稳,趁着休息去附近装满了水袋,顺便还问了个路。</p>

“大人,前方三十里便是风陵渡口了!”</p>

沈豹也是笑道,“没错,我们就是在那里捡的小杨过。”</p>

沈豹现在的一大乐趣就是调侃杨过。</p>

杨清源也是微微一笑,“那我们再去那家旅店看看吧!那老板也是一个可交之人。”</p>

四人轻夹马腹,御马小跑起来。</p>

一个时辰后,杨清源四人便已经看见了滚滚流淌的大河。</p>

------------------</p>

风陵镇中,也有了以往大渡口的热闹,往来商队络绎不绝。</p>

那小客店中,现在也是客商满座。</p>

“掌柜的!你这店中什么时候多了这些题字了!”</p>

一个经常来往黄河两个的客商看见了墙上的题字。</p>

“野渡别居!”</p>

客商虽然不是读书人,但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这四个字,苍劲有力,字中带骨,看着就不凡。</p>

“这是前几个月,一位公子留下的,看样子是个读书人,应该还当过官。”</p>

掌柜的依旧和善,南来北往皆是客。</p>

一旁一个书生模样的人看着墙上的字原本惊叹不已,但是当看到题字的落款之时,眉头紧皱,开口道。</p>

“掌柜的,你墙上的字虽然是高人所提,但是冒用他人的落款,却不是君子所为吧!?”</p>

书生指着题字下的落款和私章说道。</p>

“瞧这话说得,老朽难道还能去特地伪造一个落款吗?!再说了我也不知道这位杨公子是什么人?去伪造他做什么!?”</p>

书生却不以为然,“这落款乃是当朝翰林学士杨清源大人的,若是真迹那便是价值千金。”</p>

“千金?!”</p>

老板也被这书生的话吓了一跳。</p>

自古读书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个毛病,好为人师。</p>

书生一看有机会显示自身的才学,当然不会放过。</p>

“这杨清源杨大人,乃是当朝翰林学士,永安十三年的榜眼。”</p>

虽然一般百姓不一定知道大周官制,但是翰林、榜眼的字样都是民间耳熟能详的名词。</p>

“虽然杨大人的文章,不能算得顶尖,但是杨大人的诗词、刑律、策论、明算无不是独步天下。书法更是独树一帜,一手瘦金体、一手行书天下无双,小生听闻,在这京城之中,想请杨大人动手,少说也得润笔千两。”</p>

书生的话吸引了在座的行人旅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