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种出了一个民间故事(1 / 2)

 李建树把拌桶放进堰塘。</p>

拌桶如船一样,浮在水面上。</p>

“建树叔,我来帮你吧。”李悠然说道。</p>

现在时间还早,李悠然又没什么事做。</p>

索性决定帮李建树清理水葫芦。</p>

李建树连说不用,表示他一个人就可以了。</p>

李悠然让李建树不要客气,说他现在反正也没什么事情,正好找点事情做。</p>

李建树同意了。</p>

李悠然将铁环还给杨二娃,让孩子们自己玩。</p>

孩子们连声说“好”。</p>

然后,和李建树一起,如上船一样,上到拌桶里。</p>

拌桶的排水量挺大,可以轻松的载起两个成年人。</p>

两个人一人一边,各自都拿了一根事先准备好的竹棒,当船桨用,将拌桶往长满水葫芦的区域划去。</p>

还挺好玩的。</p>

到了长满水葫芦的区域,两个人直接用手,将水葫芦从水面上抓起,然后放进拌桶。</p>

水葫芦已经开花,紫蓝色、紫红色相间,且花朵不小。</p>

无论是之前远看,还是现在近看,都十分漂亮。</p>

就这样将其破坏,感觉还挺可惜的。</p>

但没办法,必须是要清理的。</p>

李悠然在考虑,以后是不是可以在自己的院子前面,挖一口堰塘?</p>

然后丢着水葫芦进去,任其生长。</p>

想法是不错,就是工程量有点大。</p>

以后看吧。如果想挖了,就开始挖。</p>

一天挖一点,总会挖成的不是。</p>

清理起来,速度不慢。</p>

没用多长时间,拌桶里就装满了水葫芦。</p>

这个时候,拌桶的吃水也比较深了。</p>

必须要靠岸将里面的水葫芦清理出去了。</p>

两个人将半桶慢慢划到池塘边上,将里面的水葫芦全部清理出去。</p>

之后继续划着拌桶去抓水葫芦。</p>

如此反复了十来次之后,水葫芦基本被清理干净了。</p>

还剩下少数一些,就不清理了。</p>

堰塘里还是要留一些水葫芦的,不能清理得绝种了。</p>

两个人一起将拌桶拖上岸。</p>

李建树连连道谢之后,扛着拌桶离开了。</p>

孩子们没滚铁环了,但还在这里玩。</p>

见李悠然忙完了,又纷纷围了过来。</p>

李悠然和孩子们玩闹一阵之后,离开村子,回到了家里。</p>

时间下午五点。</p>

弄晚饭吃时间还早。</p>

李悠然便从屋里拿出一把弯刀,准备继续练习劈篾条的技术。</p>

没事的时候就多练练。</p>

说了要将背篼编成,那肯定就是要编成的。</p>

等能够可以熟练的劈出可以用的青篾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编背篼了。</p>

感觉希望就在前方不远。</p>

一个小时之后。</p>

感觉还不错。不过? 已经到了可以弄晚饭的时间了。</p>

先去弄饭了。</p>

吃,终究才是最重要的。</p>

李悠然今天卖菜的时候,特意留了一点牛肝菌? 准备晚上炒着吃。</p>

既然如此? 晚上就炒牛肝菌吃了。</p>

不多时,一盘鲜美的素炒牛肝菌出锅。</p>

……</p>

与此同时。</p>

出云城里? 那些今天有幸得到白松露的客人们,也陆续准备好了今天晚上要吃的菜。</p>

然后? 他们兴奋而又期待的将白松露拿出。</p>

他们已经在网络上搜到了白松露的吃法。</p>

知道可以刮些碎屑洒在菜上。能够让菜的味道? 发生巨大的变化。</p>

他们极为期待。</p>

小心翼翼的切了一些? 然后弄碎? 将其洒在菜表面。</p>

虽然他们仅仅只有薄薄一片,但并没有一次性就用完。</p>

他们舍不得? 想要多吃几次。</p>

然后满怀期待的一尝。</p>

顿时? 眼睛巨亮。菜的味道真的变得好吃了很多。</p>

不是普通的好吃,而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好吃。</p>

他们惊喜万分,同时再一次对李悠然充满感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