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桥成(2 / 2)

等到这边完全拉出来,基本已经算是大功告成了,剩下的就是将两边完全拉齐,留出差不多的长就好。</p>

最后每一边也就是一米多两米不到的样子,还是很稳当的,将木头推到靠着桩子的这一边,第一根木头就算是完工了,几个胆子大一点的直接就从上面走了回来。</p>

“神使,神使,以后就不用从河里走了”,最开心的就是商和贸了 ,宋宸也跟他俩说过以后的展望,部落里的贸易以后就靠他俩人主持,所以这也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有了这桥以后部落里再也不用淌水过河了,生活质量大大提高。</p>

后面的自然就不用这么麻烦了,。</p>

可以直接顺着这一根慢慢移过去,既然有了桥自然就得利用上,有了还下水那不就白建了么。</p>

不过敢直接就上独木桥的人还不多,大家虽然平时上蹿下跳的很厉害,但是真要踏上独木桥还是有些慌的,距离也不算短,就算明知道掉下起去什么事情也没有,最多也就是洗个澡而已,可就是腿发抖。</p>

这个自然是不好强求的,适应了就好,再说独木桥上也不用站这么多人,有个七八个就好了,将第二根木头绑好之后,</p>

宋宸在岸边放了不少的圆木棍,这样就可以减轻需要的力气了,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想想这还是初中的知识,现在用再合适不过了。</p>

桥上的人负责使劲提着木头,不让它往下掉就好,宋宸这边使劲往前推,几个人在下面放木棍,至于掉下河里的也就不用费心思捡了,损耗并不大。</p>

在独木桥上的人也不是站着的,站着用力肯定是不稳当,大家大多都是直接骑在了木头上面,虽然不好用力,但是没有了掉下去的风险。</p>

第二根就快多了不大一会儿就到了对岸,两根并在一起,桥瞬间就宽敞了起来,这一下就没什么害怕了,八九十厘米宽的桥,比部落周围大部分的路都要宽敞。</p>

接下来,第三根,第四根,第五根,都非常顺利的架了上去,一座两米多宽的桥基本上也就成型了,将另一侧也用桩子钉好,完全就将这座桥给固定住了,非常稳当。</p>

部落里的孩子们在上面蹦蹦跳跳的,跑来跑去,大人们也都走了好几个来回,这也算是部落里第一个大型的基础设施了,大家还是非常好奇的。</p>

宋宸也尝试着走了几个来回,毕竟是原木直接架起来的,走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切面是波浪形了,能下脚的也只有那么些地方,走在两根木头中间的地方就非常不舒服了。</p>

这也是后面需要完善的,如果条件好,上面做成平的肯定很好,但是部落里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条件,只能换个方法了,用细的木头或者竹子将缝隙补起来,尽量让这座桥更加平整一些。</p>

忙活完以后,天色也不早了,今天可算是打了一场“硬仗”了,尤其是抬木头的那些人,最后也是累的够呛,晚饭也就需要早点上了。</p>

回到部落以后,大家都来了一碗果茶,都是夏天晒出来的果干煮出来的,虽然味道没有新鲜的时候好吃,但是用来补充维生素还是非常给力的,而且能在这个天气吃到水果,就算是一口茶,也不比夏天来一筐果子给人的感觉差。</p>

今天参与了部落里的“大工程”,大家还是很兴奋的,喝着茶也会时不时不自觉的把头扭向桥的方向。</p>

</p>

宋宸也在喝着茶,跟公输商量着应该怎么填补这座桥,除了小一些的木头之外还可以加点绳子,兽皮之类的加固一下,缝隙又要工具的限制肯定是不能完全削除的,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弄小一点。</p>

最后还可以隔一段就用绳子给绑起来,毕竟着长这么匀称的木棍可没有这么好找,方案出来了,剩下的交给公输就行,这对公输来说也就是个小意思。</p>

一个冬天下来,除了做了这么多工具之外,公输还跟宋宸讨论了不少工具方面的事情,对于这方面的认识也更细致了,有时候的想法还是非常有见地的,而且由于只用过这几种工具,在一些方向,比宋宸考虑的还周到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