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开端》开拍(1 / 2)

 在《开端》的选角问题上花费了大概接近两周的时间后,基本都确定了。

李诗情一角,毫无意外落在了赵小頔的身上。

据说赵小頔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和朋友出去吃着火锅呢。

一个高兴,手机都差点一不小心给掉到汤底里了,幸亏旁边的舍友手疾眼快,给她推了一把给抢救了回来,但也摔在了地上, 屏幕还是碎掉了,绽开了一个大大的裂缝。

说起来,中戏多年来一直传闻大一大二的学生严禁接戏,每每这个时候,还会把十几年前的谁谁谁拿来作为例子。

但实际上,在这几年来, 虽然大一的阶段的考勤各方面还是比较严格的, 但毕竟越来越多的“明星学生”的涌入, 让这一潜规则逐渐松动。

如果碰上了放假,那其实也没多大事。

而如今已经接近六月份的的尾声了,各大院校也已经放假了,《开端》的开机时间刚好就和暑假碰上。

所以说赵小頔这时候,各种条件都刚刚好。

碰上一个好本子,刚好是自己偶像的戏,刚好还被选上了女主角,还刚好正值暑假,能够毫无顾虑地接下戏来。

这些所有幸运的喜悦加起来,早已经抵消了手机碎屏这個不幸所带来的坏心情。

所以赵小頔的舍友们都一起目睹了很是诡异的一幕——

——眼前的赵小頔一边地磨蹭着新手机屏幕的裂缝,嘴里甚至不时发出肉疼的抽气声,一会又不自觉地开心地笑出声来,就像是摔坏了屏幕还很开心一般。

而另一边,男主角则是选择了一个身形瘦削,什么名气的男演员,叫谈子辰。。

甚至这个男主角比赵小頔这个女主角还要更默默无闻。

赵小頔好歹也是童星出身, 即便已经好几年都没有怎么出现在观众的视野里, 但那张几乎和小时候等比例放大的俏脸,依旧能唤起很大一部分观众的“脸熟感”。

而谈子辰就不行了, 非科班出身,考了个音乐学院,曾经还想过去隔壁泡菜国当练习生来着,结果落选了,回国后机选巧合地拍上了一档网剧,有了点热度,才算是迈进了娱乐圈。

但是没背景,没什么作品,没热度的非科班出身的演员,在娱乐圈这种极度内卷的生态环境下,几乎是没办法生存的,甚至没有一家公司愿意签下他。

接下来好几年里,就是在各种各样没能上星的网剧里蹭个男二三四号,经常饰演一些奇奇怪怪的暗恋女主角的角色。

在网剧开始起势之后,他也依靠着一些“脸熟”的优势,慢慢地有了一点点的知名度。

而《开端》这个机会砸在他的头上时,他甚至是比赵小頔还要懵的。

毕竟赵小頔也是有资历的,要说起来,她的“十一年”戏龄,甚至就连丁炙和她比起来都得喊一声大前辈,更何况“中戏第一”这个头衔,还是有那么点含金量的。

所以把男女主角阵容单拎出来看的话,一个过气童星+一个十八线小透明。

《开端》这部剧无疑就跟个十八线、注定被平台拿来冲片库的烂大街网剧一般。

估计就连播出时都没能溅起什么水花。

但是再仔细一瞧其中的主创,剧组成员,随便抓一个公交车中的“路人”配角,说不准就找到一个话剧社的台柱子。

再一瞧制作人、编剧,还有和“特别主演”的名单上明晃晃写着的“丁炙”二字。

那就几乎是把“爆款预定”写在了脸上。

就形成了一个很奇妙的对比。

其实嘛,还是那个理由——九爻现在太“穷”了。

包括丁炙会拿出这个本子来,作为探索“边拍边播”可行性的开门秀,就是看在这个本子的低成本。

男主谈子辰,片酬是一集一万,女主角赵小頔高上不少,一集3万。

而其他那些老戏骨们,大多数片酬都不高,就一个黄珏的片酬稍微高一点,但也不是啥大事。

至于“特别主演”的丁炙,片酬自然是最高的,账面上是最高的80万一集,这样说起来,其实《开端》也不算是“小成本”了。

但实际上,但自家出品的戏,难不成真要硬性按照市场价来搞啊,片酬折算成投资呗。

恩,没错,我投资我自己。

所以在压缩了片酬方面的成本后,剩余下来的资金却是显得非常地充裕了。

这似乎一直是丁炙出品的戏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又“穷”又“富”。

这个“穷”,就是和那些动搁几千万上亿的“S+”大制作剧集相比,无论是《窥探》,还是《隐秘的角落》的总投资和片酬上似乎都极其地“吝啬”。

而这个“富”,就是无论是导演,还是主创团队包括特效,服道化,在花费上都极其地舒服,基本就没有被怎么卡过脖子。

就像是如今的《开端》虽然说是小成本,但无论是在服道化上的讲究,还是在特效上的“烧钱”,在片酬上“斤斤计较”,喜欢“压榨”新人的丁炙作为总制片人,往往都是大手一挥,直接拍板大开绿灯。

就比如因为题材特殊,在时间循环里的公交车里头,所有的角色其实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穿着“同一套”衣服的。

这样粗略一瞧,这得多省钱啊,来来去去就一套衣服。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无论是男女主角们前一刻是在疯狂搏杀弄得满身鲜血,被爆炸给炸的衣服支离破碎,亦或者是在地上不断地翻滚,沾满了灰尘,甚至男主角肖鹤云连洗过脸后身上沾了水,都得替换掉。

这样一来,同一套衣服,尤其是一直在“发生状况”的男女主角,几乎每场戏都要准备三套以上的预备。

这能怎么办,那就是走量呗!

而且,人物的服装,还要尽量贴近角色的人设,又要耐看,还要方便行动,以及和整辆车里的人物达到色彩的和谐。

在这些前提之下,还要供应商的货源充足。

众所周和,大部分服装品牌,为了不囤积服装,其实同款同号的衣服是非常少的。

也就是丁炙的主创团队在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早就已经成熟了,那些服道化老师也是给力,很快就发动了人脉找到了符合人物的“天选之衣”。

所以如此一来,其实在服道化方面的花费也不便宜。

就拿女主角李诗情的衣服来说吧,从头到脚还有包包的所有服饰加起来,其实也快小一千了。

这对于普通的女大学生来说,其实也算是比较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