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敌将来降(2 / 2)

但是,这是需要时间的,而现在,明朝的援军已经到了,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时间了,所以,从形势上来分析,他们攻打海西的计划已经可以说失败了。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撤军,然后回去养精蓄锐,等实力恢复了,时机成熟了,明军跟忽兰生了嫌隙,再发兵攻打才是上策。

但是,这些蒙古将领们都知道拔都对海西城是志在必得,因此谁也不敢劝他,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说话。

就在这个时候,朱桂派来送信的高官骑马赶来了,他快步走进营帐,一见到拔都,便慌忙跪倒在地上,将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磕头道:“大王子,不好了。冷湖丢了。”

拔都听到这个消息简直都不敢相信,冷湖怎么可能会丢呢,它在自己的大后方,距离自己的前线还有数百里将近一千里的距离,怎么可能会丢呢?

哪里会有军队去攻打它呢?难道这些兵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拔都瞪大了眼睛,呲牙咧嘴地骂道:“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你要是敢胡言乱语,动摇军心,我现在就杀了你!”

那名报信的高官自然不敢乱说话,从怀里将妮丝娜给他的信拿了出来,递给他道:“属下说得千真万确啊,就在几天前,一支明军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

偷袭了冷湖大营,将那里攻占了,大王子和众位勇士们的家眷也都被他们俘虏了。这是妮丝娜王妃写给您的信,您要是不信,可以打开看看。”

此言一出,大帐内的众位蒙古将领全都大惊失色,大营不仅丢了,家眷还被人家给抓住了,这可如何是好。

现在,拔都的军队已经到了进退维谷的境地,进,打不下海西城,而且还要面临着明朝的援军,退,老窝被端了,家眷被抄了,还能退到哪里去呢。

拔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地勃然大怒,猛地一脚将那位报信的使者踹了个跟头,喝道:“胡说八道!哪里来的明军?我的大营远在后方,怎么可能被明军偷袭。你手里不是还有兵吗?为什么没有守住?”

那名报信的高官被他踢的生疼,心里不由地暗骂了一句,就他妈你留下的那点虾兵蟹将能挡得住谁?

但是,他知道拔都现在正在气头上,他不敢忤逆他的意思,给自己找麻烦,而且,他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也故意将明军的人数往多里说了一些,道:“大王子,此事不能怪属下啊,明军有两万多精锐铁骑,属下实在是挡不住啊。”

好家伙,朱桂往海了吹也只敢吹两万人,而现在这位报信的使者在朱桂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些筹码,变成了两万多人。

他其实是不知道明军到底有多少人的,朱桂既然派他去报信,就肯定不会让他知道自己的虚实。

只告诉他自己手下有两万铁骑,谁知道这位使者一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二是为了超额完成朱桂交给他的让他动摇拔都军心的任务,好让朱桂放了他的家眷,居然又在这个基础之上,加了些筹码。

这一下子,可把大帐内的一众蒙古将领给吓坏了,他们不知道朱桂的虚实,再加上,这股明军既然敢甩开大军,直捣黄龙,数量肯定是不少,有两万多人也不足为奇。

我滴个乖乖,两万多铁骑攻占了自己的老窝,抓住了自己的家眷,拿自己肯定是抢不回来了。现在前有强敌,后无退路,到底该怎么办呢?

大帐之内,蒙古将领的人心瞬间浮动了起来。

拔都这个人虽然脾气暴躁,为人残暴,但是他并不蠢,他知道这位使者带来的消息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这将使他的一统青海的梦想化为泡影。

不,他忍了这么久,努力了这么久,就是为了今天,他绝不允许任何人破坏它。

于是,拔都几乎没有多想,便抽出自己的佩刀来“呲”地一声,刺进了那名报信的使者的胸膛,然后咬着牙,冷冷地说道:“此人散布谣言,动摇军心,该死!众位将领听令,明日午时之前,必须攻克海西城,违令者,与此同罪!”

大帐内的蒙古军将领见到这一幕全都噤若寒蝉,面面相觑,谁都知道这仗打到现在是没法打了。

但是,他们也都知道拔都暴躁残忍的性子,人人是敢怒不敢言,只能齐齐地将右手放在胸前,向拔都行了一礼,道:“末将遵命。明日午时之前,末将等人一定攻破海西城。”

拔都见众将士服了软,心里这才痛快了一些,便气呼呼地说道:“都退下吧,今夜加强巡视,防止明军夜袭。”

众位蒙古将领又向拔都行了一礼,说道:“是,末将遵命。”

说罢,便陆续退出了拔都的营帐。

拔都虽然用王威暂时压制住了众人,但是同时也把众人逼上了绝路,现在这种形势,他要是再逼着众人攻城,那无疑是让他们送死。

拔都以为,自己贵为大王子,老爹死了就可以一言九鼎,但是他却不知道一句话: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

你把人往绝路上逼,那别人只能另想其他的办法。

就在这天夜里,几位平日里关系比较熟悉的蒙古将领聚到了一起,他们屏退了左右,并且严令大帐附近二十步之内不得近人。

几位蒙古将领压低着声音说道:“现在咱们的老巢已经被端了,明军的援军也已经赶过来了,大王子还逼着我们去攻打海西城,这可如何是好?”

“就是,这不是逼着咱们送死吗?”一位脾气比较急躁地蒙古将领气呼呼地说道。

另一位气质颇为稳重一点的蒙古将领说道:“我听说过中原人有一句话,蝼蚁尚且贪生,更何况是人呢?现在咱们要是再接着打,把明军惹恼了,向咱们大举进攻,到时候不仅咱们活不成,咱们的一家老小也得被他们杀光。”

“那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依我看,不如投降明军算了。”

大帐内瞬间安静了下来,改换门庭这种事,历来都是关系到人生走向的大事,每一个遇到这种事的时候都是会十分慎重的。

这几位蒙古将领听到这句话之后,不得不陷入深深地思考,诚然,投降过去之后,自己的地位肯定要比现在低很多。

但是,若是不投降,结局也是十分明显,那就是死路一条,而且还得连累全家老小陪葬。

两害相权取其轻,这几个蒙古将领没有经过多少犹豫便下定了决心,一致同意趁着今天晚上,前往明军大营中投降。

夜间,率领着精锐步兵的景川侯曹震终于赶到了海西城,并且与先期赶来的骑兵指挥张必先接上了头。

在得知海西城还没有被攻陷,忽兰王妃仍然在坚守之后,景川侯曹震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城有没有被攻破,对于形势起到的作用完全是云泥之别。

现在,拔都的主力部队还没有离开海西城,单从时间上来计算,殿下那边应该是已经得手了。

这场仗打的出奇的顺利,一切都没有出乎殿下的预料,这个年轻的王爷对局势的洞察力实在是惊人,这样的人,咱老曹之前就只见过一个,那就是当今的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