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骑马(2 / 2)

小厮接过后想了想,“老段你说的对,人这种身份,跟咱的差别那可就太大了,我要赶紧去交差,不然误了人正先生的大事,恐怕要吃些苦头的。”

这些话都被一个正好要进马棚的人听到了,等小厮牵着驽马走后,这人才走出来。

老段见了赶紧称呼:“灵公子,您是要什么马了?”

灵公子挑着马棚里面的马,同时漫不经心的对旁边紧紧跟随的老段说:“刚才是正先生要挑马?”

“是的,灵公子,唐厮想讨好正先生,从老汉这里硬是抢走了那匹最好的马,但是那正先生不通骑术,骑不了这等骏马,才让唐厮回来换温顺的驽马骑乘。”

灵公子若有所思的记下了这一点,然后在马棚中挑选了一匹次一点的骏马就离开了。

那一头,小厮将那匹驽马牵到正经面前,而正经为了能好好的骑这匹马,向小厮恶补了一些骑马的经验,这才骑上这匹驽马慢悠悠的前行。

而这匹驽马性格不愧是温顺的,正经夹紧马腹,它就跑快两步,正经再一拍马屁股,又快两步,正经“余”一声,它就缓步停下来。

但是这也太慢了!正经估计它的属性点全加在温顺上了,就算跑快两步都比常人奔跑慢,照这样什么时候能到平阳城?

一路上,正经沿着官道南行,不时有骏马从旁边飞奔而过,路边的行人纷纷对正经这一行侧目,看的他脸红不已,只能默默的念三字经:“看不见,看不见,看不见。”

果然,正经的猜测是对的,等他到了平阳城,找到杨氏族堡处的时候,天都黑了,要知道他可是一大早就出发的,要换做那种日行八百的骏马,这点路一个钟头就到了。可是谁让他偏偏不会骑马,只能骑这种属性点错误的驽马了。

向杨氏通报了自己的身份、姓名,以及来此的目的,正经就被迎接进了杨氏的族堡。

刚开始他在进入韩氏族堡的时候还很惊奇,毕竟这里是河东,是大汉腹地。如果是黄巾之乱爆发后的河东,建立堡垒还能理解,但是黄巾之前竟然就建堡垒,让他很不明白,难道说河东各县还有大股盗贼侵略不成?

为此他还特意了解了一下,这才得知事情的真正原因,河东之地建堡垒,防范的不是盗贼,而是匈奴人。西汉时期,匈奴分为南北两只,南匈奴内迁,北匈奴远遁。而南匈奴内迁后不改掠夺的习性,时常会有几十骑或上百骑的南下河东掳掠,朝廷对此也是没有太多的办法,只能尽力约束南匈奴,但南匈奴势力庞大,又地处并州,万一引起南匈奴反叛,到时候就不是几个人口的损失了,而是烽火狼烟,血流漂杵。所以汉室最后对于南匈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河东地方上的豪族没办法,只能加强自身防卫,以应对南匈奴的这种掳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