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湖上架桥(2 / 2)

江南孤雁 菱花镜紫 0 字 2021-09-22

金禅寺觉文的病情日益加重,邹老爷子却是有心无力,只能天天面对着太仓湖的水,遥寄安慰。更让他心添烦恼的是,前两天镇长杨星汉带着几位县领导来太仓湖边考察了,计划在湖上建一座横跨南北的大桥,从此免了山民们跋山涉水的辛苦。

事情倒是一件好事情,消息也是一种好消息,可邹老爷子却徒增了忧烦。他在这湖边住了一辈子,靠着湖水养活。现在倒好,要建桥了,摆渡人的生计没指望了!他和小清还能继续在这湖边住下去吗?

“爷爷,您又在犯什么愁?不就是要建一座大桥了嘛,这是好事呀,您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呢。”邹小清从屋后的菜园子里拎着一篮子菜走出来,蹲在老爷子身边,笑呵呵地跟他说话。

邹老爷子哭丧着一张脸,瞅了邹小清一眼,无奈地说:“你倒是说得轻巧!都住了一辈子了,忽然叫我们没了活路。的确是方便了别人,可我们该怎么办?这恐怕也算不上一件好事吧?”

邹小清摇摇头,很认真地说:“爷爷,您看这湖边,这么多年以来,就这么几家渔民住着。尤其是我们家,独门独户,孤苦伶仃的。以前要是我劝您离开,那肯定是劝不动的,因为您对这儿有深深的感情。可是现在,形势变了,逼着我们也跟着一起改变。那正好,我们也该想一条更好的出路了吧。您看方义他们家以及章尧他们家,自从搬去了钟老板家以后,完全大变了样!”

话刚说到这儿,邹小清便一下子掩住了自己的口。她不禁后悔,不小心又提到了方义的名字。她赶紧起身,提着菜篮子去湖边的条石上蹲着洗菜了。

水里漂浮的那群大白鹅,呼啦一下都朝邹小清这边游了过来,它们“嘎啦嘎啦”的嘈杂叫声,顿时迷乱了邹老爷子的思绪。是啊,要是方义在的话,一切都好办!他肯定会有好办法,也一定有能力把问题解决掉……

不知不觉,乌岭镇的冬天悄悄来临了。寒风透过树梢,吹起地上的黄叶一层又一层,有时竟遮挡了行路人的视线。

这一天早晨,太仓湖上静悄悄的,像往常一样。只是湖面上的水雾迟迟不肯消散,直到晌午时分,湖水才显露在眼前。

邹小清陪着邹老爷子吃完了午饭后,说她想去金禅寺一趟,看看觉文的病情到底怎样了。

“你要是想去,就去吧。先前是我的身体不见好,你要日夜照顾我,现在我好多了,你就不用再担心了。到了金禅寺,替我向觉文问声好。你就说,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我就去看望他。”邹老爷子说这话的时候,眼中不禁泛起了点点泪光。

邹小清认真地听着邹老爷子说出口的每一个字,然后不住地点头,“这次我会带上翔哥一起去,路上也有个伴!”

邹老爷子点头同意,“这个主意是正经!以后你不管去哪里,就都带上翔哥吧。走道上带着它,多一份保障,多一份安全。”

翔哥倒像是听懂了他们之间的对话似的,拍着翅膀从屋顶上飞了下来,优雅地落在了邹小清的肩头上。

小宝今天倒是听话得很,不吵也不闹,坐在邹老爷子身旁,目送邹小清和翔哥离开了太仓湖。

其实,邹小清的心里是另有算盘的。去金禅寺看望觉文,当然是重要的一件事,但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一直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

她心里盘算,若是明年春天真的开始在太仓湖上建桥了,她就和爷爷一起搬到清洲村去住。她甚至已经想好了未来的生计——跟着花婆婆学养花种草。既然美丽的花草能够拿到市场上去卖钱,就不怕没有饭吃了。

只是,这一件事她得先同清洲村的村长徐俊好好商量一番才妥当。打定主意后,她便借着去金禅寺看望觉文,半途转道来到了清洲村。

邹小清的身旁再也没有了方义,她只能学着靠自己了。每当想起方义,她的心里就不禁泛起一道波澜。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江南孤雁》,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