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绝路(1 / 2)

 深夜,超越电子董事长办公室,陆冰刚汇报完杭州洽谈的详细情况。

“他们咬着这块不松口,我觉得不像真正合作的样子。”陆冰说道,“这事可能要打官司才能解决。”

“打官司未必能赢啊。”陆建国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明天联系王律师商量一下。”

“好。”

“如今回款短时间是回不来了,我们要解决资金断裂的问题。”

“爸,到底有多少缺口?”

“大概两千多万。”

陆冰松了口气,说道:“两千万还好。我们去借一下,问题不大。”

陆建国说道:“暂时不要去借。民间资金调动利息太高,两千万一个月就要支付40万利息。明天我去找沈行长,让他想办法给我增个贷。等虔诚那边货款到位再还给银行。”

“嗯,这样也好。”

次日,陆建国带了两盒高档茶叶去了慈溪工行拜访行长沈均。

沈均今年五十一岁,皮肤有些黝黑,是国内恢复高考后第三届大学生,毕业于武汉大学金融学院,算是绝对的高材生。毕业后先在农行上班,然后被建行挖走当了副行长,最后被工行挖走当了行长。

沈均热情接待了陆建国,听了陆建国的描述后,他笑道:“陆总,这事没有问题。不过现在企业增贷不能直接增加贷款。需要先将前贷结清,然后再新发贷款。”

“结清要15亿,我哪里去弄这么钱?以前不是可以直接增贷的?”

“今年的政策改了。”沈均想了想,说道:“我这倒有一个转门为企业做转贷垫资的公司,收费也不高。”

“什么公司?费用是多少?”

“金鹏小贷,费用是万五一天。”

金鹏小贷……陆建国思索了一下,好像没什么印象,万五一天,一天75万,转贷市场这算是良心价,比民间借贷还低。

“沈行,如果转贷的话,多少时间可以下款?”

“我们先走申请流程,等总行批复通过,再垫资进去,一般来说三天内可以下款。”

三天,也就是225万,民间借的话,一个月40万,保守要用三个月就要花120万。

银行利息是4厘,一个月8万,算上垫资的费用,三个月也能省七十多万。

就算虔诚那边晚上半个月回款,也就是多付8万的利息,这样一算还是垫资再增贷划算。

“那就麻烦沈行了。”

“都是自己兄弟,客气什么。”

“那我先回厂里。明晚不知沈行有没有时间,咱们吃个便饭?”

“明天行里有会议,咱改开吧。都自己人,吃饭那是小事。我送送你。”

“沈行留步,留步。”

目送陆建国离去,沈均站了一会儿才回办公室,关上门后,他双手捂了下脸,然后重重地吐出一口气,无力地坐在办公椅上。

十二月七日,郑腾办公室,四人“分赃”。

“资金到六百万后,不可能和之前一样每笔都能衔接。”章卫鑫将半个月的业务报表给三人查看。

章卫鑫对接的交通银行转贷业务以住宅为主,所以每笔业务金额大概在50万到200万之间浮动。

算了一下,总计37万的收入。

他妈的,这和抢钱有什么区别?

高明分到了3万七千元。

“十一月份房贷业务有所提高,可能年底快到的原因,市场活跃很多。十一月份总计放贷610万。目前的存量是1460万,每月利差收入是73万。”讲到73万,高明看了看桌子上自己那份37万现金,心中感叹了一下,做毛线个房贷,“截止十一月底,我们营收达到净利润9万。”

十二月十日,周一,陆建国接到沈均的电话,总行已经批准这笔贷款。

陆建国便随着沈均的指点,找到了金鹏小贷的总经理包云才。

“陆总,大额资金转贷需要将营业执照、开户许可证、开户卡、u盾以及密码交予我们保管,等下款后我们扣除自己那部分,再将东西还给你。”

这是企业转贷的必要程序,人家也怕你拿到钱转走了不还。

在此之前,陆建国也去打听过,所以没有怀疑,便开始办理手续。

手续完成之后,15亿资金转入越超电子的公账,然后向银行发起还款结清申请,银行通过后在公账上扣除款项。

三天之后,陆建国一直等到下午银行关账都没有等到银行放款,只好又赶去工行询问原因。

见到沈均的时候,沈均头发凌乱,双眼血丝,陆建国连忙询问什么事,沈均重重叹了口气,将电脑转过来给陆建国查看。

电脑上是工行内部的通告,杭州分分管企业贷款的副行长因职务问题,正接受银监会审查。

“沈行,这是?”

“老陆,我也不知道会出这事……”

“这有什么影响吗?”

“有,浙江地区的所有贷款业务都需要暂停放款。等总行重新审理后才能放贷。”

沈均这个职位再加上几十年的人脉积累,事实上早就得到了一些内幕消息,所以他卡着时间节点给陆建国办理业务,就是以此为由头,拖超越电子的放贷时间。

放贷,最终是会放的,只不过什么时候就不知道了。

陆建国沉默了,只能暗怪自己倒霉,有句话说福无双致,祸不单行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那沈行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沈均想了想,说道:“有,撤消工行的贷款申请,去别的银行试试。你现在是无贷款状态,别的银行应该可以贷下来。”

陆建国想了想,无奈地说道:“也只能这样了。”

“谢谢沈行。”陆建国走了,背影有些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