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情报战,明军对清军的第一次胜利(1 / 2)

 96,情报战,明军对清军的第一次胜利

葡萄牙雇佣军教给金应明的火药配方,在这个时代还是相当先进的,但不是最先进的。

李破虏很清楚,按照历史的正常进程,今后两百年内满清的火药技术都不可能超过现在。

鸦一期间,日不落缴获了许多满清的火药,本来想以战养战的,结果炸死的自己人比被清军砍死的都要多,最终全给扔海里去了。

所以李破虏觉得,金应明配的火药安全性也不高。

黑火药最先进的配方,是按照黑火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配比的,而且枪用、炮用和引信用药的配比都不一样。

李破虏直接拿来主义,将配方交给了金应明,并告诫他和姬蒿,不得泄露出去。

火药和引信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开花炮最为关键的一步

封装。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负责封装的竟然是泥人张。

火药局的人负责把火药装入开花炮弹壳,将火捻子插进去,然后递给泥人张。

泥人张一手托着圆溜溜的炮弹,一手搓着黄泥条往铜钱大小的炮弹开口中填塞。

要不是他一头的花白头发,给人的感觉,就像小孩玩泥巴一般轻松写意。

李破虏忍不住问道:“张爷爷,会不会开裂啊?”

“不会不会,少将军尽管放心,我这手艺打小练成的,手法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我选用的也是用火蒸过的黄泥土,加上咱七眼泉的泉水搅拌的。又被王道长给加了一道神符,绝对不会开裂。”

泥人张自信满满,也不知道是王道长的神符起的作用,还是他的技艺有效果。

二黑忍不住说实话:“张爷爷你净瞎说,你封的开花炮十个中至少有七个不响。剩下的三个中要么炸个裂缝,要么一炸两半,最多只响一个。起初还能吓唬吓唬鞑子,后来鞑子就聪明了,看见开火炮冒烟,往地上一趴,屁事没有。”

“那是老金头的火药烂,装进去全放烟花了!”

泥人张黄泥一般的老脸上,竟然看不出他脸红。

金应明不干了:“放屁,我这全是洋和尚教的,为什么当年在桂林时,还有五成能炸响,怎么如今到了你手里,只有一成能炸响?”

泥人张锅甩的很利索:“那是因为老铁头的铁烂,沙眼多到处漏气,我有什么办法?”

最开始的时候,开花炮是用生铁浇筑的。但生铁和面包差不多,到处都是沙眼,影响开花炮的气密性。后来铁九就改进用熟铁浇筑,沙眼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沙眼问题解决了,熟铁形成不了破片,依旧没有多大杀伤效果。这是冶铁工艺的锅。

不过如果封装技术过关的的话,即便是熟铁弹壳,光靠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也照样能对敌人造成重大杀伤。

所以封装技术是导致开花炮实战效果不佳的最主要原因。

其实这也不能怪泥人张,怪就怪这个落后的时代。

泥人张选用的黄泥是为神塑像用黄泥,这种黄泥塑造出来的神像,放在庙里几十年都不会开裂。除了鲁智深那样的莽夫之外,普通人很难破坏的。

黄泥和铁质弹壳的粘合度并不高,开花炮要投射出去,落在地上就会发生震动。震动的过程中,黄泥封口就很容易开裂漏气,这就是开花炮容易兹花的原因。

李破虏给泥人张提供了一份封装材料。

在黄泥中加入棉花,然后通过捣砸揉捶,让二者混合在一起,再加入熬制的猪皮胶水,继续揉制。

这样的材料造出来用于封装,裂开的几率极低。

泥人张很是懂行:“少将军这份封装材料,我还是第一次见。只是按少将军这样的要求,制作出这样的材料,这少需要半个月啊。何况我还不熟悉制作过程,很容易造成浪费的啊!”

这在李破虏的意料之中,就是他亲自来制作这种封装材料,也的需要五天才行。

质量不是靠嘴说出来的,熟练的技术工人,是靠正确的工艺指导下,通过材料浪费和时间积累出来的。

泥人张这里工时耗的还算是少的,金应明要熟悉他的火药炼制技术以及配比,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耗时最长的就是铁匠铺了,没有两三个月甚至小半年的时间,大件钢材和特种钢材铁九是炼不出来的。

李破虏指示泥人张和金应明,好饭好肉管够,材料随便用,他只有一个要求,尽快按他的工艺和质量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制造出来。

钢铁,金属,化工,是军工的三大基础工业。

机械工业是军工之母。

铁九负责钢铁,黄文学负责金属,金应明负责化工,丁玄机负责机械,在李破虏的指导下,农民军的军工工业开始迈入了正规。

按原始技术封装的开花炮需要在室内阴干两天。

李破虏现在首先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所以他等不了那么长时间,或许明日图海就开始偷袭了,于是他让铁蛋用风箱去吹,加快开花炮封口的阴干速度。

这货吹炉膛累了一天,竟然尥蹶子了。

他只好诱惑道:“今晚吃牛肉,多给你二两。”

铁蛋的小眼神立即就亮了起来:“不带这么使唤人的,拉风箱老使人了……哎哎哎,你们干什么,拉风箱是你能干的吗?”

少将军新规,有能力吃肉,没本事有苦功也能吃肉,没本事也没有苦功,连汤都喝不到。

于是为了多吃二两牛肉,好几个以前碰都没碰过风箱的中二竟然争着去“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