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八旗的担忧(1 / 2)

 张长庚出了个鬼主意,随后赶来的李国英心里不大是滋味。

赵四三人是他招降的,属于他四川督标的人员。

由于这三人相当机灵,况且都曾经是李来亨身边人,对农民军内部高层简直是了如指掌,因此李国英亲自指派他们,来这离锁子沟入口最近的灯包山哨所执勤,以便随时掌握山上的动态。

张洪李范二位,是李国英好不容易打入农民军内部的谍报人员。

赵四三人暗中的任务,就是收取张洪李范传来的情报。

可张长庚闹了这么一出,完全打乱了李国英的部署不说,还用他手下精英人员的脑袋,在主子们那里讨了个彩头。

李国英那个郁闷啊,心里大骂张长庚是一头猪,恨不得上去揪住他的耳朵,把他爆锤一顿。

张长庚在明国官场混了二十多年,又在清国官场混了二十年,即便是个愣头青也早成了老油条,即便李国英面无表情,他也能品尝出对方的滋味。

他凑了过来,拱手道:“李大人,当时事态紧急,兄弟我也是迫不得已啊!”

自己出的主意自己的人来办,这是正常操作,让别人的人去卖力气,这是很不厚道的。

官场中的矛盾,有一大半都是因为这个。

尤其是明国的言官制度,自己说话不负责任,让别人去卖命,由此导致了军方人员和文官之间矛盾重重,军官把军队死死地捏在手里,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军阀,不再受文官的节制,最终成为满洲侵略关内的急先锋。

张长庚能做到湖广总督的位置,自然不会只有骑骑瘦马那点本事。

本来他也打算派自己手下人去的,哪知阿隆直接就点了赵四三位。

这事还真不能怪张长庚,毕竟正黄旗牛录要干什么,别说他总督管不着,就连朝堂上的汉人大学士,也根本不敢过问。

李国英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见张长庚主动来表态了,心里舒服了一些:“都是为主子们办事,为了大清定鼎的大事,咱们哪能为了这点小事纠结呢?”

清国调集了湖广四川陕西河南四省的人力物力,好不容易才将李来亨围困在茅麓山主峰上,付出过巨大努力的明国降将们,绝对不愿意看到因为主子们的骚操作,而令围困战术瓦解。

但主子们要干什么,他们又没有话语权,只能暗中搞些小动作,想利用农民军的无脑,来破坏这次和谈。

李国英虽然心里有些膈应,但平心而论,张长庚的主意相当不错,以他对李来亨等人的了解,赵四三人的人头肯定难保。

“哎,你们仨人头没有白送,毕竟为我大清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这场战事胜利的话,本部院会在佛祖那里给你们烧柱香!”

李国英心里叹息一声,不再纠结这件事了。

他对张长庚道:“光凭三颗人头,恐怕还难以打消主子们的决心。”

张长庚:“……李大人有什么主意?”

这两个老货是辽东汉人,依旧是农耕文明思维,没有鹰神图腾的信仰。

表面上他们跟着主子们,看似对天使极为崇拜,其实在他们内心深处,天使不过就是一只大雕,个大了一些而已。

可就因为他们是辽人,所以就非常清楚天使在主子们心中的分量。

穆里马不顾年迈,狗撵兔子一般地跑来,是铁了心的要把天使赎回来,赵四三人的人头不够,长弓三人的人头也不是不可以,甚至孙子的人头,他也舍得。

这老货不是图海那么玲珑,李国英张长庚二位根本不敢去招惹他。

两个老混蛋商量了一下,将目光对准了西京驻防八旗副都统杜敏。

……

八旗之中也有相对玲珑的人,比如正黄旗副都统爱星阿。

他看出了张长庚的小动作,不过他没有多说。

穆里马不可能因为赵四三人的失败,而打消赎回天使的决心。

爱星阿心里清楚,和谈这种事属于动嘴皮子的,张长庚一帮人天生就比他们有优势,即便满洲和大明之间的多次谈判,也都是由范文程等一帮汉人来完成。

所以弄不好这件事最终要办成,还得靠他们。

赵四三人的人头,不过是长弓三人的添头。

“八旗就这么点人口,每一个都是宝贝疙瘩。可正治就是一把不见血的刀,谁碰上谁都得倒霉!”

爱星阿看了长弓三人一眼,无奈叹了一口气。

长弓三人看他这眼神,浑身皆是一哆嗦。

隆多压低声音:“我感觉心跳的厉害,好像离死不远了。”

阿隆:“看来这帮老犊子还是打算把咱们送上去。”

长弓:“既然身不由己,就顺其自然吧。”

隆多:“可这特么什么事啊,我情愿死在冲锋的路上。”

阿隆:“不错,主动把人头送给别人,这死法太他妈窝囊了,都怪穆里马那老犊子,他不怎不敢把孙子给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