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火星火鸟(1 / 2)

 以十七世纪的技术,农民军的火炮水平,与日不落和北方雄狮差距很大,勉强算的上是三流水准。

当前茅麓山复杂的山地地形,无论是农民军还是对面的清军,他们装备的早期直射型加农炮,很难有发挥的余地。

清军用的战术是塔推,农民军反过来要推塔。

推塔在战术上属于攻坚战。

攻坚最有效的武器就是火炮。

山地攻坚几乎只能采用曲射型榴弹炮,要么是专业化的山炮,要么是迫击炮。

因为榴弹引信和弹体技术的制约,实用的榴弹炮,直到十九世纪中期才由高卢鸡研制出来,北极熊装备这种榴弹炮,几乎将哈士奇的军舰炸成了齑粉。

不过在这期间,过渡型榴弹发射载具,也是层出不穷。

李破虏心里盘算了一下,渐渐有了眉目。

他看了一眼煮鹰毛的锅,继而视察火器营的轻武器。

使用黑火药的枪械,铅子出膛初速度普遍在300米每秒左右。

这已经是弓箭初速度的七倍了。

一颗30克的铅子,以300米每秒的速度出膛,具备的动能大约1300焦耳。

一把5公斤重的战锤,以10米每秒的速度挥出,具备的动能只有250焦耳。

所以,火器的杀伤力,远非冷兵器所能比的。

这也证明了,北极熊几百个强盗团伙,海东青步兵骑兵炮兵水师藤牌兵等等,诸多兵种车轮战,也是打的那么艰难。

大刀片子长矛,李破虏只能感慨一声

勇气可嘉!

“鸡叔,你来打造一把燧发枪,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嘛……”

姬蒿从李破虏手里接过燧发枪,眉头紧蹙,“至少得半年吧!”

半年实在是太慢了,黄花菜都凉了。

枪管的钢材,枪机弹簧的铜材,枪托的木材,质量要求都是极高,加工制造的难度,也是外行人难以想象的。

姬蒿曾经打造过一把,零零散散花费了将近三年的时间。

二黑补了一刀:“鸡叔造的那把,早炸膛了,你瞧,他腮帮子上的那块大坑,就是蹦出来的铅子给打的。”

姬蒿打造的枪械,不怕死的也不敢用。

他很是尴尬,脸上的大坑颤抖了好几下。

他那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枪管,喃喃道:“西洋鬼子的玩意,就是比咱大明的好,不服都不行啊!”

李来亨这把燧发枪,大家都很熟悉,自1627年打造出来,已经用了三十多年,枪械的整体性能,依然是杠杠滴。

大黑摇头道:“这杆火绳枪我爹说都用了五十多年,鸡叔,你造的玩意最多仨月,炸死的自己人比敌人都多。”

他手里的火绳枪,枪托葡萄牙铭文显示,1612,里斯本,已经使用了半个世纪。

姬蒿的制造技术,是瞿安德亲自传授的。

这个远涉重洋的德意志传教士,制造技术相当的高超,当年李定国军中的大炮,一大半都是他指导下铸造的。

只是到了姬蒿手里,造出来的火器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

为此,他经常苦恼。

黑有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中途退出,专心放炮。

如今,当年从葡人手里淘来的火器,已经消耗殆尽,几乎到了断代的局面。

在李破虏看来,东亚的火器发展缓慢,表面上看是制度制约和缺技术。

实质上是因为穷。

农民军穷的只剩下钱了。

他们缺的是稳定的生产环境。

姬蒿山寨火器的问题,李破虏大致也明白。

除了基本的基础材料不过关,就是技术参数的混乱。

两颗牙以教皇子午线瓜分全球,他们的武器适用于全球战场,性能极佳。

英荷作为后起之秀,工业实力更强,火器性能更是青出于蓝。

只是葡人的武器制造用的是葡萄牙度量单位,西班牙用的是西班牙单位,英国用的是英制,荷兰用的是荷制。

姬蒿山寨用的却是明制,单位换算的过程,难免会有误差。

一杆火绳枪二十多个部件,误差累积起来的效果是惊人的。

这就导致了山寨版的火绳枪,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一旦枪管钢材顶不住炸膛,脸上留个坑还算是轻的。

李破虏解释了一下原因。

姬蒿想了一下,还真是这么回事,看李破虏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你什么时候对火器竟然这么了解?”

李破虏无法回答他的疑惑。

好在黑有功凑了上来:“一枪把夜猫子打下来了,我早看出来,破虏这是深藏不露。”

他这是瞎说了。

姬蒿抬头看着他:“你的意思,你的制造水平比我还高?”

对于火器操作的水平,黑有功自信满满。

然而制造上,他并不擅长。

他看着李破虏:“你既然看出来老鸡的问题,有没有帮他解决的办法?”

姬蒿的眼神很怪异,很想出拳揍他一顿。